4小说网 > 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 第四十五章 无当飞军(感谢追读)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四十五章 无当飞军(感谢追读)

小说: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作者:一骑若游龙字数:2967更新时间 : 2024-06-17 00:15:42
    这一日,刘邦闲来无事,又急匆匆地准备出门,去丞相府遛个弯儿。

    “父皇,儿臣…”

    刘禅此时恰好赶来,见刘邦离开,刚喊了一声,却又住了嘴。

    刘邦自己倒是没听到,还是一旁的执金吾提醒,他这才扭过头,望向了刘禅:“哦,是禅儿啊。有事吗?”

    刘禅连忙跑过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有话就说,大大方方地说!”刘邦也不急,鼓励着他说道。

    “父皇,儿臣听说,您自南中回来后就一直未曾去看望过母后…儿臣,想知道缘由…”

    刘邦一听,心里了咯噔一下,坏了!

    自己从大汉初期穿越过来,这四百年的风风雨雨虽然是知道了,可是自己这叫刘备的子孙,与家人关系如何,自己可是一点都不了解啊!毕竟就连诸葛亮也不会专门提及这种事的。

    看着刘禅那望向自己的目光,刘邦垂下眼眸,问道:“阿斗啊,你听谁说的?又是谁让你来问父皇的?”

    刘禅也不隐瞒,直接回答道:“是母后告诉儿臣的。”

    刘邦笑着伸手搭在了刘禅的肩膀上:“那你不妨猜猜,你母后为何要告诉你这些呢?”

    刘禅茫然地摇了摇头,只望着刘邦,等着他说出来。

    “你自己想,想明白了再来找父皇。”刘邦踢了个“皮球”,然后顾不上刘禅的反应,领着执金吾急匆匆地离开了。

    直到离开了皇宫,刘邦心里才放松一些。

    刚刚的事在执金吾的眼中不过是陛下和太子之间的一次寻常对话,但是刘邦却看出了其中的不同寻常。

    若是皇后不甘寂寞,派一宫人来请示便是了,决然不会让太子来找自己的。既然都让刘禅来了,结论就只有一个,不甘寂寞的…另有其人!

    刘邦缓缓闭上眼睛,清空了脑海中的想法,他猜到了。

    执金吾护着刘邦,一大帮人向丞相府而去。

    进了丞相府,刘邦轻车熟路地往后院主厅而去,甚至走得比旁边赶着去报信的门僮还要快。

    “丞相,朕来了,行了行了,朕知道怎么走,你回去守门吧。”刘邦嫌门僮碍事,打发了他。

    诸葛亮手中捧着一些公文奏章迎了出来:“陛下,您怎么来了?”

    “朕不能来吗?朕就是住你这丞相府,你能把朕怎么着?”刘邦双手负于身后,抢白了一番诸葛亮,直接绕过他进入了正厅。

    诸葛亮略一苦笑,随手挥退了刘邦身后的一众侍卫随从。

    进了主厅之后,刘邦直接坐在了诸葛亮的位置上,望着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公文奏章,连连感叹摇头:“要不说朕就佩服你们这些文人,这么多的奏章,要是让朕一一处理,那得处理何年何月啊?”

    “朕原本觉得你和张良挺像的,现在才发现,你倒是更像萧何啊!”刘邦惊叹地说道。

    诸葛亮谦虚一笑:“张良、萧何皆是世间人杰,亮不如也。”

    “行,这些事先放一放,朕有事要问你,那吴懿…现在在何处啊?”

    诸葛亮没想到刘邦会问及此时,稍稍一回想,便说道:“吴都督现在应该还闲置在成都,陛下怎么突然问及此事了?”

    “那此人才能如何呢?”刘邦没回答诸葛亮的话,而是继续追问道。

    “倒是有些才干,善统兵,与汉中太守魏延关系较近。”

    刘邦一听,咧嘴笑道;“丞相倒是冷落了这些人才啊,人家的状都告到朕这儿来了!这样的人才赋闲在家,岂不是损失?还是说丞相有什么别的顾虑呢?”

    诸葛亮有些不明所以,以他的了解,吴懿可不是那种会在背后打小报告的人,不过还是直接回答道:“臣非是有意冷落,实在是事出有因。”

    “魏延、吴懿这些功臣宿将本就战功显赫,若是再加以重用的话…陛下有所不知,就比如那魏延,与杨仪的关系就并不太好。”

    诸葛亮点到为止,但是刘邦立马就明白了过来。

    夷陵之战,朝中损失了一大批忠臣良将,这时候的确是急需启用一些有才干的新人,给予他们一些战功和政绩,不然的话,最后只能落得个青黄不接的下场。

    “嗯,朕心中有数了,不过新人要用,老人也要用。这事且往后拖一拖吧,对了,那南中的情况如何了?”

    听到说起南中,诸葛亮喜笑颜开,翻出了一份地图:“陛下,册封六郡的诏令已经派人传出去了。至于越嶲郡和益州郡的拆分,臣也做了初步规划,陛下您请看,此处益州郡一分为二,治所分别是味县和…”

    “朕不看,朕可看不懂这些。”刘邦连连摆手:“朕就说,你和那萧何实在是太像了!”

    “当初,朕先天下诸侯一步进入关中,几万兵马,各个都急着去抢钱抢粮抢女人,唯有那萧何,他跑去抢了一堆公文资料,将暴秦的各地人口、赋税、地图啥的都抢回来了!当时为这事,朕还笑话过他。”

    “不过后来和项羽打了那么多次,朕败而不倒,倒也多亏了那些东西啊!没那些东西,朕都不知道手下有多少兵,有多少粮,哪里可以设伏,哪里有暗道…”

    “处理公事,朕不在行,你觉得行,那就这么办吧,朕听你的。朕不过就是偶尔冒出一点想法,嘿,就这点儿本事。”

    诸葛亮闻弦音而知雅意:“陛下现在可是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

    “有!当然有!”刘邦自豪地昂首一笑:“不过丞相先回答朕一个问题,依你看,咱们还需多少时日才能北伐啊?”

    诸葛亮满脸春风地笑道:“陛下,臣正想和您说此事,刚刚收到消息,曹丕死了!若是陛下有愿,臣竭力统筹粮草,预计只需一年时间,即可北伐!”

    “什么?曹丕死了?”刘邦吃了一惊,低头想了想:“不行,那明年北伐可不行,少说得等几年!”

    诸葛亮又不明白了:“曹丕一死,魏国必定混乱,此时北伐是最好的时机啊!”

    “是最好的时机不假,但也是最坏的时机!曹丕刚死,那魏国一定是有所防范的。这时候出兵,就是往他们的刀口上撞了!而且,曹丕两年间,伐了三次东吴,说明什么?说明他痛恨孙权!”

    “现在曹丕一死,魏国不会只盯着东吴,也会盯着我们的。”刘邦叹气说道。

    诸葛亮默然无语,他知道,刘邦说的都是实话。

    刘邦见诸葛亮神情落寞,笑道:“丞相也别泄气,朕还是说说刚刚那个想法吧。朕打算将那些蛮兵召集起来,再建一支兵马,日后用于北伐!名字朕都想好了,就叫不当军!”

    “不…当军?”

    “对,丞相你以为如何?”

    诸葛亮此时实在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敢问陛下,为何要取名不当军呢?”

    “朕在南中时,见那些蛮人在山林中,翻山越岭,行动如飞,若是在山林作战,那简直是个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啊!所以,取名不当军!”刘邦坦白说道。

    诸葛亮哑然失笑:“陛下,恕臣直言,不当军…委实难听了些。不如叫无当军,取无人可当之意,陛下以为如何?”

    “也行!”刘邦知道自己短处,论文化,十个自己也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若只是无当军,依旧少了些气势,既然陛下见他们行动如飞,不如…就叫无当飞军吧。”诸葛亮精益求精,继续说道。

    刘邦拍手叫绝:“好!就叫无当飞军!”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