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父可敌国 > 第一三八三章 拔起萝卜带出泥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一三八三章 拔起萝卜带出泥

小说:父可敌国作者:三戒大师字数:2441更新时间 : 2024-06-10 07:32:07
    翌日一早,朱桢来到武英殿。

    原本他跟太子是唯二两个可以不经通传,直接进殿的。

    但今天却被殿门口被拦下了。

    “什么情况?”朱桢问守在门口的吴太监道:“这是我不让见驾了?”

    “没有没有,只是要通禀一声。”吴太监朝他挤眉弄眼道:“皇上特意嘱咐的,就是针对王爷一个人。”

    “……”朱桢撇撇嘴,只好装模作样地拱拱手道:“公公早安,本王想求见父皇,烦请通禀一声。”

    “好嘞,王爷稍候。”吴太监便进去通禀。

    “先晾晾他。”朱元璋听完,继续看帖回帖,盏茶功夫后,才伸个懒腰道:“宣。”

    “皇上有旨,宣楚海滇王见驾!”吴太监赶忙拖着长腔道。

    朱桢闻命进殿,一撩衮龙袍下摆,推金山倒玉柱,结结实实给朱老板磕了个头:“儿臣拜见父皇,父皇龙体安康,万寿无疆。”

    “哼。”朱元璋没好气道:“过年都没给咱磕头,现在来这套,耍什么活宝?”

    “不是,是儿臣意识到以前太不讲规矩了。”朱桢却摇摇头,一本正经道:“所以从今天开始,应该痛改前非,一言一行都符合礼制才行。”

    “你他妈的,气你老子是真有一手……”看到最钟爱的六儿子玩生分,朱老板气得咳嗽起来。

    朱桢赶紧起身上前给父皇捋胸道:“是父皇先来的。”

    “我是你老子!”朱元璋吹胡子瞪眼道:“而且是你先的,你不是上疏‘乞骸骨’吗?”

    说着他准确地从堆满御案的一摞摞奏疏中,抽出朱桢那本《乞骸骨疏》,啪啪的抽他脑袋,气呼呼地骂道:“我叫你乞骸骨!我叫你乞骸骨!”

    “我错了我错了,我知道错了!”好汉不吃眼前亏,老六赶忙抱头求饶。

    朱老板最后使劲给他一拳,结果震得自己的手都疼道:“他娘的,是翅膀硬了。”

    顿一下,又黯然道:“你爹也老了,不然当年这一拳,非叫伱飞出三丈远。”

    “好汉不提当年勇,孙子都十几個了,还能不老?”朱桢陪着笑,继续给朱老板顺气道:“不过再老你也是我爹,当不了我爷爷。”

    “滚你娘的蛋!”朱元璋骂骂咧咧的又给了他一巴掌。

    吴太监却暗暗松口气,他们能感受到,六王爷一来,终于驱散了笼罩在武英殿上空的浓重阴霾。

    ~~

    “怎么,等不及抛弃年迈的爹妈了?”朱元璋将那封《乞骸骨疏》在老六眼前晃晃道:“来催咱赶紧批了放人?”

    “还真不是。”朱桢赶忙摇摇头,摸着自己的良心道:“儿臣自从上疏后,对父皇母后的眷恋之情愈发浓厚,巴不得父皇再多留我几日呢。”

    “哟,这血盆大口是抹了蜜了?”朱元璋瞥他一眼道:“说吧,又要求你老子什么事?”

    “父皇,不是说好了,四哥的事儿过去了吗?”朱桢这才赔着笑问道:“怎么又闹起来了?”

    “情况有变,有人想拿老四的事逼朕放过他们。”朱元璋冷笑道:“他们想屁吃呢?!咱朱元璋从来不受人胁迫!”

    “就是说,不是父皇想杀四哥?”朱桢松口气道。

    “这不废话吗,虎毒还不食子呢……”朱元璋啐一口道:“不过要是事态真恶化到那一步,咱就是杀了老四,也不会放过他们的!”

    “不至于不至于。”朱桢忙摆手道:“以父皇的英明睿智,哪能让他们牵着鼻子走?他们想捆绑就捆绑?做梦去吧!”

    “看来你有把握搞掂这摊烂事?”朱元璋定定望着老六,难掩喜悦之情。

    “儿臣就是来出个主意的……”朱桢哭笑不得道:“说好了离京前没有任何差事的。”

    “但是咱也说好了,让你带着老四一起上路,”朱元璋却吃定他道:“反正他这种情况就没法特赦了,那你就等着吧。”

    “好好好,我接还不行?”朱桢正好举手投降道:“父皇说吧,你想要个什么效果。”

    朱元璋环视左右,吴太监赶忙率众无声无息退下。

    殿中没了旁人,朱老板才疲惫的叹气道:“咱也很为难。”

    “你说说,仗才刚刚打完,咱就开始杀勋贵,叫天下人怎么看?史书上怎么说?”朱元璋郁闷道:“你不敢说咱也知道。”

    “儿臣怎么不敢说?兔死狗烹杀功臣呗。”朱桢苦笑道:“咱爷俩得罪了读书人,他们肯定怎么难听怎么说。”

    “倒也是。”朱元璋苦笑一声道:“咱不该还有幻想的。”

    “儿臣担心的更实际一些。”朱桢缓缓道:“一个是胡惟庸案至今已经过去七年了,另一个是当时勋贵们毕竟没有跟着造反。”

    “他们中肯定有胡惟庸的同党,八成也跟他谋划过大逆不道的事情,但大部分勋贵跟胡惟庸交好,是因为他是淮西勋贵集团的话事人,而不是想跟他造反。”

    顿一下,他接着道:“综合这两个原因,儿臣担心刨根究底会株连太广,将大量干系不大,甚至无辜的勋贵都牵扯进去。”

    “平叛不是向来宁枉勿纵吗?”朱元璋不置可否道。

    “那也不能刨自己的根呀!”朱桢摇头道:“凡事总是利弊参半,父皇也不能只看其害就不顾它的作用——淮西勋贵这些军头固然无法无天,但却是大明的统治根基所在。”

    “没有他们还有徐达、汤和、冯胜、傅友德……还有你们这些掌兵的藩王,伤不到大明的根基。”朱元璋闷哼一声道。

    “伤得到。”朱桢却断然摇头道:“区区十几个勋贵,本身确实影响有限,但就像父皇所说,平叛这种事,向来宁枉勿纵,猜疑一旦开始,就会迅速向中下层军官蔓延!”

    顿一下,朱桢沉声道:“因为历史原因,大明的中高层军官,几乎都是淮西出身。这些人通过同乡关系、上下级、联姻,密密麻麻交织在一起,拔起萝卜带出泥,十几个勋贵就足以牵连到大半中高层军官了。”

    说着他看向朱元璋道:“这才是儿臣说的动摇根基啊!”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