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分兵三路

小说: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作者:一骑若游龙字数:3067更新时间 : 2024-06-04 01:01:47
    大军出发,参军马谡跟在刘邦的身边,为他讲解着南中的军情,这也是诸葛亮的意思。

    荆州派系的官员,大多战损殆尽,只剩了这马谡,谋略武艺都还算不错,虽然先帝托孤时曾嘱托小心在意此人,但是诸葛亮也实在是无人可用了,才派他跟随刘邦南征。

    “三郡之中,益州郡最先叛乱,当地豪强雍闿勾结蛮王孟获杀死了太守正昂,随后,越嶲郡的蛮族首领高定率领蛮兵,击杀了太守焦璜,而牂柯郡的朱褒也是为了响应,将派去巡视的从事常颀给杀了。南中四郡,除了永昌郡外,其余三郡皆反。”

    “永昌郡暂未设太守,高定率军包围了永昌郡,不过永昌郡的功曹吕凯和府丞王伉发动百姓死守城池,因此,得以保全。雍闿也曾写信劝降吕凯和王伉,不过被他们二人拒绝了。”

    刘邦有些惊讶地看着马谡,竟三言两语将南中形势说得如此清楚,倒的确是个人才。

    马谡见刘邦这么盯着他看,心里反而有些发怵,联想到曾听说陛下托孤之时,评价他言过其实,他又将自己说的话回想了一遍,查看有无纰漏。

    “这三郡叛军,强弱如何啊?”刘邦收回了打量的目光,询问底细。

    “西边越嶲郡的蛮族高定实力最强,中部益州郡的雍闿和孟获次之,而东边牂柯郡的朱褒实力最弱。按丞相部署,再有半日,前面的岔路口,三路大军就该分道而行了。”

    刘邦想了一会儿,说道:“朕知道丞相有意想锻炼你一下,既然如此,那就由你去平定朱褒,你意下如何啊?”

    马谡一听,心口砰砰直跳,但一想到白帝城之事,终究还是胆怯了几分,回道:“陛下,臣…臣实不敢…”

    刘邦的眼神闪过一抹失望之色:“最弱的朱褒你都不敢么?当年韩信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可他也是在高祖面前抢着做大将军!”

    “你就不想证明一下自己吗?”刘邦继续叩问着他的内心。

    马谡的脑中千回百转,他想起了出发前刘邦在城上的那句话…

    战给天下人看!

    马氏是荆州的大族,可是当地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他们弟兄五人,可天下人却只知道他那眉带白毛的兄长马良,而不知道他马谡,他又何尝不是需要一战来证明自己呢?

    “陛下,臣愿往!”

    “此去一战,谡定当扫平蛮夷,剿灭叛党!如若不胜,谡甘当…”

    “咳咳…马将军啊,朕提醒你一句,能说出豪言壮语是好事,给自己提气壮胆。不过嘛…脸面不是说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刘邦见过各种形形色色的人,马谡这样的人被他一眼看透。

    他不放过任何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甚至是口头上的,而这样的人往往会刚愎自用。

    “臣…遵旨。”

    ……

    到了岔路口,大军就需要分路而行了。

    “此次出兵,共有五军兵马,每军五千人,朕分你两军兵马去牂柯郡平叛朱褒;朕再亲自带两军兵马,去会会那越嶲郡的蛮族高定;还有一军,朕准备派去益州郡先稳住雍闿。待你我平定这二郡之后,再从东西两处对他合围,你以为如何啊?”

    刘邦不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但凡有事,他总是想和别人商量。

    马谡回道:“陛下,越嶲郡的高定,兵马强盛,陛下只带两军兵马,臣不敢应。臣以为,陛下当带三军兵马,方才稳妥!臣只带一军,可也!”

    “你那牂柯郡与益州郡情况不同,益州郡的一军兵马只要拖住叛军就好,而你是要击溃朱褒的,一军还是太少了点。”刘邦不太同意。

    “陛下,臣若死,家里父母妻子不需挂念,尚有国家赡养,若是陛下有何闪失,大汉如何是好?且朱褒弱而高定强,臣若与陛下同领两军平叛,有何面目回见诸葛丞相?”马谡说着从马上跳下,拜伏在地,无论如何也不肯松口。

    刘邦望着伏地的马谡,心中不禁感叹,刘备驭下确有一套,身边所率的文臣武将皆是忠心耿耿,自己来这里一年的时间,也不过才杀了一个有反心的牙门将而已。

    “起来吧,你若执意只领一军,朕便依你,只是…小心才是。”

    “必不辱命!”

    马谡这才从地上爬起,翻身上马:“陛下,臣以为,南中之人多为蛮夷偏族,反复无常,若是以武力镇压,久后必反!”

    “不错,这南中离我蜀中位置太近,这的确是个大问题。”刘邦深以为然:“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臣以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需得令他们心服口服才是!”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刘邦细细琢磨了这句话一番,笑着点头:“朕记下了,你去吧,朕等着你的捷报!”

    “那谡就在这里与陛下分别了!”马谡说着,在马上微微俯身,便领着一军人马向牂柯郡而去。

    刘邦见马谡离开,立马对身后问道:“诸将之中,可有熟悉益州郡地形者?”

    一名官员缓缓策马而出:“陛下,臣是益州郡本地人,姑父乃是益州郡建伶县的县令,对益州郡颇为熟悉。”

    出列的是李恢,字德昂,乃是一名文官。

    刘邦皱起眉头,向后继续追问道:“还有其他人吗?”

    “陛下为何轻视微臣?”李恢不解地问。

    刘邦叹道:“倒不是朕轻视你,只是你一个文官,如何能带兵打仗?”

    李恢笑道:“君子六艺臣不曾落下分毫,叛军不过是些山野村夫,射艺骑术都未必有臣高明。而且昔日姜尚也不过只是个渔夫,八十了尚且拜将伐纣,何况臣呢?”

    刘邦望着李恢坚定的眼神,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办。

    楚汉时期,战场厮杀都是武人干的事,西楚霸王项羽就不用说了,和他对战的也都是些彭越、英布、韩信之人。而现在让他派李恢这个文臣去平叛,不亚于有一种让张良去抵挡项羽的感觉。

    文武群臣见刘邦没有说话,纷纷替李恢求情:“陛下,李德昂能当此任!”

    刘邦也只得点头:“好吧,既然如此,就由你去吧。只是务必小心,勿负朕望!”

    “多谢陛下!”

    李恢也领着一军人马,向益州郡而去,剩下的三军人马,则跟着刘邦,取道向越嶲郡。

    刘邦行于路上,望着身边一名白袍银甲的老将,问道:“子龙啊,你今年年岁几何啊?”

    “臣五十有二,比陛下小一轮。”

    “啊,五十二了…岁月不饶人啊,朝中大将尽皆故去,如今就只剩你了…”

    刘邦也曾和诸葛亮谈起过朝中武将,听说过关羽、张飞、黄忠、马超等一众名将的辉煌战绩,可在听到他们都已去世的消息之后,不禁慌了神,难道季汉连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了吗?

    后来在他一再追问下,诸葛亮才说道,蜀中武将之中,担得起名将二字的,也只剩了魏延和赵云。就连陈到,虽然武艺不俗,却几乎没什么带兵经验,常随刘备身边护卫而已。

    “陛下不必忧虑,云不过一武夫而已,只要陛下心怀仁政,有再造大汉之志,能人志士自当如影相随!”

    刘邦笑了笑,直到此次出征,他才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无人可用,遥想当年,每逢战事,樊哙、周勃等人可是抢着要打仗的。

    “现在的大汉,真的还有人心怀汉室吗…”刘邦有些迷茫了。

    “老臣还在,诸将还在!”赵云没有宽慰太多,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刘邦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诸将,关兴,张苞、陈到、杨仪、龚禄等文武众臣不明白陛下何意,但还是纷纷拱手行臣子之礼。

    “哈哈哈哈,幸好还有你们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