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 第十四章 兴办学堂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十四章 兴办学堂

小说: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作者:一骑若游龙字数:3314更新时间 : 2024-06-02 08:42:20
    刘邦刚回到皇宫不久,诸葛亮就匆匆赶来:“陛下,臣听说陛下亲临府邸,可是有事?”

    “哟,朕这刚走一会儿,丞相就知道了?”

    “臣知道陛下是个闲不住的人,早就命门房注意观察,如见陛下,早报于臣。”

    刘邦笑着拉过诸葛亮坐下:“朕刚刚在街上玩耍,忽然遇到了许靖旁系外孙,从朕这里骗去了几百大钱。”

    诸葛亮没有接话,他相信,几百大钱还不至于让这位高祖动怒。

    “他当时装作一个孤儿,身上衣服破旧,朕生了怜悯之心,就给了他一些钱,后来执金吾报于朕,这才知道上当受骗了。可朕转念一想,这假的被朕瞧见了,可那些真的孤儿,朕没看见的,又该如何是好呢?”

    诸葛亮听完刘邦的话,心中稍微踏实了一些,连忙说道:“陛下勿忧,臣已…”

    “丞相别急,你那供给饭食半月的办法朕已经听人说了,这很不错,但是连年战乱,只是让这些孩童饱餐一时,终究不是个办法。”刘邦皱着眉头说道。

    “那陛下以为?”

    刘邦叹了口气:“朕原本是想找你商议此事的,见你的丞相府官员进出颇为频繁,就没打扰你了。”

    他自己其实也没想好主意。

    诸葛亮轻轻从怀里抽出羽扇,摇动起来,皱眉深思。

    “这寒冬腊月的,丞相你还打扇做什么?小心着凉啊。”刘邦看着都替他觉得凉。

    诸葛亮闻言,这才放下羽扇:“陛下,此乃臣的习惯,凡有难题,臣总想着轻摇羽扇,这会让臣稍微冷静一些。”

    “够冷了,够冷了…朕也不过一时冒出这么个念头,丞相勿要放在心上,先回去好好过个年吧!”

    诸葛亮将羽扇插入怀中,拱手说道:“陛下,臣筹措粮草的确繁忙,一时也想不到一个好的安置办法。不过陛下若是怜恤孩童,臣倒是有一人可以举荐给陛下。”

    “此人名叫杜微,字国辅,梓潼人,确有真才实学,只是…有些耳聋。”

    刘邦闻言,忍不住眉头轻轻一扬:“耳聋?十聋九哑啊,一个又聋又哑的人怎么会有真才实学呢?”

    “此人只是聋,却不哑,所以臣才断言,他胸中必有韬略!”

    刘邦点头:“行,那就见见。”

    “臣府中还有事务处理,先请告退。”

    ……

    天渐渐黑了。

    很快,一辆马车驶到了皇宫外,执金吾从马车上扶下了一个老者。

    众人也都不与他搭话,只有两人引路,领着老者向皇宫里走去。

    走了一段,老者嗅了嗅鼻子,问道:“这是什么味儿?好香啊!”

    “这是陛下在烫狗肉吃呢!”一名执金吾解释说道。

    “你和他说什么?他又听不见。”另一名执金吾笑话着自己的同僚。

    杜微继续嗅了嗅:“闻这味儿,怕是狗肉,只是…这是什么做法?”

    两名执金吾再没有回答他,只随意地说着话,很快就将他带到了刘邦的面前。

    “草民杜微,拜见陛下。”杜微一见到刘邦,就第一时间跪了下来。

    大殿里,刘邦的面前放着一个桌案,桌案上摆满了菜碟,里面都是一盘盘生肉。桌案的中间还架起了一个大锅,下面有炭火熊熊燃烧,旁边两个小太监,一个负责夹菜,一个负责生火。

    “你就是丞相说的那位杜微杜先生吧?给杜先生赐座。”刘邦手中的筷子舍不得放下,舞动着筷子说道。

    杜微头也没抬,只老老实实地跪在地上。

    “还真是个聋子,扶起来吧。”刘邦招呼着小太监将杜微扶起。

    两个太监上前,将杜微扶起,杜微这才喊道:“谢陛下!”

    刘邦隐隐皱眉,吩咐取来纸笔,自己口述,令小太监代写道:“听丞相推荐,先生有大才,不知能否赐教一二?”

    杜微见了,笑着说道:“耳聋之人,能有什么大才?丞相过奖了。”

    “哼,这个诸葛亮,竟然还敢作保,回头朕非得问问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刘邦气愤地说道。

    杜微见小太监没有动笔写下这句话,轻轻一笑,也没有说话。

    小太监没有动笔,自然是刘邦提前吩咐的,他就是想试试这个杜微到底是真聋还是装聋。眼下见对方没露出破绽,刘邦只得示意小太监继续执笔。

    “朕这狗肉味道不错,杜先生过来尝尝。”

    杜微闻着味早就馋得不行了,看过字条之后,也不扭捏,顺势凑了过来。

    两个人一人一筷子,吃得津津有味,刘邦也不再耍把戏,与杜微交谈句句都令小太监执笔。

    “先生以为,年年战乱频发,是何原因呢?”

    “战乱,是人心浮动所致,而人心浮动,又是因为没有受到真正的教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还在于学。”

    “可据朕所知,发动战争的又多是公卿贵族,他们可是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了,这又作何解释呢?”

    “他们学到的不过是知识罢了,并非真正的教育,小人以为,教育当以德行操守为重才是。”

    刘邦点头,深以为然,很快,桌子上的狗肉被一扫而净。

    “这么快就吃完了,去,吩咐庖厨再备些狗肉来,还有,缺了些味道,再备些花椒。”刘邦吩咐小太监说道。

    杜微不禁悄悄裂开了嘴角,他早就觉得这狗肉无味,只是不好直说,不曾想皇帝陛下先受不了了。

    杜微刚笑了一下,忽然想起了什么,脸色惊变,悄悄抬头,正好见到刘邦一双眼睛在死死地盯着他。

    刘邦向一旁执笔的小太监挥了挥手,示意下去:“先生,也爱花椒么?”

    杜微无奈,苦笑了一声:“终究还是露出马脚了。”

    “丞相是正直君子,可朕不是,足下之计只能瞒得过丞相,但是瞒不过朕。”刘邦端起桌子上的酒杯,抿了一口:“先生说教育当以德行操守为重,朕是该信呢,还是不该信呢?”

    杜微起身,郑重地向刘邦跪下叩首:“草民,只是不愿以自身所学用于兵争而已,还请陛下恕罪。”

    刘邦大笑了起来:“杜先生起来吧,何罪之有啊?人各要志,朕也不勉强,足下今日所为,与那躲进深山的商山四皓何异?昔日…高祖是何等重视那商山四皓啊?”

    杜微这才站起身:“可高祖也曾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

    闻听自己的往事,刘邦乐得不行,招手拉着杜微坐下:“那皆是腐儒罢了,张口闭口就是引经据典,长篇大论,根本无法交谈。”

    “实不相瞒,朕今日召先生来,是想问一个问题。季汉连年征战,蜀中多有孤儿,这些孤儿,先生以为如何处置才好?”

    杜微沉默片刻,谨慎问道:“陛下莫非是想都杀了吗?”

    “你这是什么话?都是朕的大汉子民,朕为什么要杀他们啊?而且就算要杀,朕召你来作什么?杜先生还举得动刀吗?”

    杜微这才长舒了一口气,世上都传刘备刘皇叔仁义,自己本以为与其他诸侯大王一样,都是一丘之貉,如今看来,传言不虚啊!

    不等杜微回答,刘邦就自顾自地说道:“先生,朕想在蜀中建个学堂,不为王公贵胄,只为这可怜的孩子们。先生刚刚谈及教育,朕深以为然,不知先生…对这些孤儿,可愿赐教?”

    杜微双手颤抖,颤颤巍巍地拜倒在地:“草民…替这些孤童,谢陛下天恩!”

    刘邦连忙扶起:“别谢别谢,先说好,学堂朕可以盖,但是粮食,朕是没了。顶多支用半年之粮,学堂的学生劳学相兼,自给自足,可否?”

    杜微闻言大笑不已:“哈哈哈哈,陛下能修建学堂,已是至明至圣之君了!”

    “回头朕拟一道旨意,任命你为谏议大夫,也算有个身份,你可安心教学。”刘邦微笑着说道。

    ……

    夜深了。

    刘邦站在皇宫大殿外,目送着杜微离开皇宫。

    这时,一名官员出现在了他的身旁:“陛下,您召见臣?”

    “看看天象,将星如何?”刘邦下令道。

    这名官员正是二十多岁的谯周,他抬头看了一会儿天,拱手说道:“回陛下,将星开始明亮云集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