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君臣释疑

小说: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作者:一骑若游龙字数:2601更新时间 : 2024-06-02 08:42:20
    诸葛亮手脚都有些麻了,准确地说,他现在全身都有些麻酥酥的,人麻了。

    陛下金口一开,大手一挥,所有的伍长和什长都增添了俸禄,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吗?他上哪儿筹措那么多军粮去?

    进入皇宫,见到刘邦的那一刻,诸葛亮努力克制着自己,让自己冷静下来。

    “丞相,这么急匆匆的,有事吗?”刘邦嬉皮笑脸地问道。

    当年第一次在隆中见到这张脸时,诸葛亮脑子里就出现了一个词“龙凤之姿”,可现在这张脸嬉皮笑脸的,真让诸葛亮气得牙根直痒痒。

    诸葛亮闭目急呼了几口浊气,缓缓说道:“陛下,增设伍长、什长之俸,为何不与臣等商议?国中目前兵马五万,若增俸禄,臣粗略估算,需额外支十三万五千斛粮,国库实难支撑!”

    刘邦假意大惊失色:“怎么这么多啊?”

    诸葛亮看出了刘邦的假装,有心说明利害,但话到了嘴边,还是被他给咽了下去,他直觉陛下有后手。

    刘邦见诸葛亮已识破,也不再装了:“五万兵马,那丞相有没有算过,各地的郡守兵有几何呢?郡守兵中,也有伍长、什长不成?”

    诸葛亮愣了一下:“除去各地郡兵、京城守卫…随时可以出兵讨伐的兵马…约还有两万…”

    “那两万人马的俸禄…”

    “五万四千斛。”诸葛亮几乎没什么停顿,直接报了出来。

    压力一下子就减轻了一大半,诸葛亮忽然觉得轻松了不少。

    刘邦解释说道:“丞相啊,帐不是这么算的。朕知你有萧何之能,可筹措钱粮不能只算出不算进不是?朕问你,待朕平那三郡之乱,两万人马要损失多少人呢?”

    “还有平乱之后,那三郡叛贼的钱粮,是不是又能收回一批?”

    刘邦虽与诸葛亮协定好了不管钱粮,可他到底也是操了一些心的,后路都已经想好了。

    诸葛亮仍旧有些疑虑:“可我们也要招降一些三郡的叛兵,总不能全都杀了…”

    “叛军!叛军还想要俸禄?反了他了!”刘邦仿佛听到了天下奇闻:“这些叛军留他们一命就不错了!当年我在沛县,雍齿叛我,我可是找项羽借兵平的叛啊!背叛者那一定得死,没的说,就算不是主谋,当兵的给一碗饭也够了!”

    诸葛亮听得出来,刘邦这是真生气了,说话情急之下甚至都没自称“朕”了。

    “陛下息怒。”

    诸葛亮说着就跪了下来,可还没跪到地面,就被刘邦扶住了,嬉笑着说道:“这里也没外人,你我君臣都这般岁数了,这些就免了吧。大汉要靠丞相你的地方还多着呢!”

    诸葛亮站起:“陛下,放心!”

    刘邦缓缓点头:“朕对你自然是放心的,不过…朕听说,魏国那边有人写信来招降你,有没有这回事啊?”

    说话间,刘邦的眼神已经悄无声息地将诸葛亮全身上下打量了个遍。

    诸葛亮抬头,恰好对上了刘邦的眼神,顿时浑身打了个激灵。

    这眼神,仿若是一只苍老巨龙在凝视着自己,让人从骨子里生出一股战栗感!

    诸葛亮深吸了一口气,伸手入怀:“前两日刚刚收到的信件,皆在于此,请陛下过目。”

    刘邦接过信件,一一翻看起来,有的已经拆开了,有的还没拆开,封口处完好无损。

    “华歆、王朗、陈群、许芝、诸葛璋…许给你的官职倒也不低,太尉、司徒…这可都是三公啊!”刘邦一封一封地看,没有错过任何一封。

    看完全部信件之后,刘邦抬头,眼里没了审视,而是笑着问道:“那敢问丞相,此事如何决断呢?”

    诸葛亮再度伸手,从怀里摸出了一个奏章,双手恭恭敬敬地递给了刘邦。

    刘邦翻开奏章,缓缓念了出来:“昔在项羽,起不由德,虽处华夏,秉帝者之势…”

    一篇文章洋洋洒洒,不过一二百字,却是通篇陈词犀利,字里行间,皆是痛骂之词。

    “好!骂得好!丞相大才!将朕心里所想的全都骂出来了!看得朕实在过瘾!”

    看完文章,刘邦情不自禁地原地来回踱步,原因无他,只因这篇文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

    开篇就引经据典,以项羽之事摆出了事实教训,然后从曹操骂到了这一帮写信的老头子,中间还写到了汉光武帝的昆阳之战,几千兵马大破四十万大军;汉中之战,曹操败退北方…

    甚至就连曹丕都没能逃过,连跟着挨了一顿训。

    最后,引用了《军诫》中的话,“万人必死,横行天下!”

    “万人必死,横行天下…这句实在是好!一万兵卒抱着必死的决心,就能天下无敌!”

    刘邦也不知道自己在原地打了几个圈,最后更是激动得一把搂住了诸葛亮的肩膀:“丞相大才,虽三杰亦不及啊!”

    三杰是谁?自然是张良、萧何、韩信三人了!

    诸葛亮微微一愣,对于刘邦这种热情的招呼和夸张的称赞,还是有些不太适应,低头自谦道:“陛下谬赞了。”

    刘邦这才将手中的奏章合上,封面上两个大字“正议”。

    “回信,即刻回信!给那帮恶贼看看,让他们好好看看!”

    刘邦将手中的奏章以及诸多信件都递还给了诸葛亮,嬉笑着说道:“私拆丞相信件,还望恕罪。”

    诸葛亮接过一干信件,也笑了,对于汉高祖的“地痞之风”,他算是领教了不少。相比之下,先帝的确是文雅许多,也逊色许多了。

    刘邦见诸葛亮一笑,心里踏实了一点,追问道:“敢问丞相,刚刚…想到了什么?”

    刘邦问的自然是他怀疑诸葛亮的那一刻。

    君臣二人,俱是人杰,所言所想,不需多说,对方都能猜得到了。

    诸葛亮没有隐瞒,如实回答:“臣想到了萧何、韩信、彭越、英布…”

    刘邦心里刚放下一半的石头,随着诸葛亮一个个人名的报出,又慢慢提了起来。这些人他都不陌生,是被他或怀疑或诛杀的汉初功臣们…

    “臣还想到了先帝,想到了大汉疆土,想到了大汉子民…想到了高祖刘邦。臣亮,永忠汉室!”

    刘邦心里的石头,这下算是彻底地放下了。

    “丞相,此间无事了,快忙你的吧,若是明年初春…实在来不及,拖到夏季也无妨。”刘邦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宽宏大量”地放宽了期限。

    诸葛亮拱手:“臣竭力,力求初春平叛!”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