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明末问鼎 > 第七十三章 火器工坊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七十三章 火器工坊

小说:明末问鼎作者:东仙轩辕字数:2869更新时间 : 2024-06-17 12:16:49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建设,火器工坊基本成型,虽然还有一些围墙和房屋没有修建,不过已经不影响正常投产了。

    在这段时间,刘山君也没有闲着,既然马一川不懂燧发枪的构造,刘山君只好靠自己,这些天一直在回忆看过的后世书籍、资料,一点一滴的将回忆起来的信息记录下来,并且整理成册。

    经过整理,刘山君对于燧发枪的打造也有了很深的了解,不过这天刘山君来到火器工坊,并不准备直接打造燧发枪,毕竟理论是一回事,技术操作是另一回事,技术上是需要一步一步积累的,还是先从火绳枪的打造开始吧。

    同时,广鹿岛各旗将士也开始了大练兵,刘山君现在所凭借的,就是这些勇敢的将士,以及后世丰富的知识。不过对于训练兵马,刘山君并没有全盘照搬后世的军训办法,只是接见了队列、体能等项目而已。

    广鹿岛练兵的主要办法,还是严格按照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这两本兵书进行训练,实用的就是最好的,刘山君认为目前这是最适合自己军队的训练手册了。

    眼下广鹿岛的各旗将士每天都是吃得饱饱的,又经过的体能操练,这些将士的身体条件已经比之前好太多了,刘山君不敢吹嘘比拟此时的后金巴牙喇精锐,至少也比绝大部分的明军兵卒强了。

    所以,这段时间刘山君重点就是对各旗将士进行阵型的操练,毕竟在这个时代作战,严整的队列和严格的纪律才是最重要的,能保持严整战阵的就是虎狼,没有队列,就是乌合之众。在火器的火力达到一定临界值之前,就算全员装备了火器,也要依靠阵型的力量来发挥火力最大输出。

    戚继光也曾说过:“开大阵,对大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万军之中只如一人,如此可天下无敌。”就是强调队列与纪律的重要性,刘山君也是深以为然。

    戚家军考核士兵技艺的等级细分为九等,眼下刘山君手中的兵马算是刚刚起步,没必要分得如此详细,于是便粗分为上,中,下,以及不合格四等。

    每等都有不一样的待遇与奖罚措施:上等者,每天都有肉吃,还可与各旗小旗官平起平坐,见了几名小旗官也只需作揖,不需下跪。

    中等技艺者,每三天吃一次肉。下等者,每天只能保证吃饱饭而已。而每次考核后,凡是不合格者,则要重打军棍十下,累计五次不合格,或者是连续三次不合格者,要重打军棍三十下,并且驱逐出军伍之列。

    刘山君定下以后每两个月一考的规矩,四等升降不定,中下等可以上升,上等也可以降为中下等,如有原地踏步者,也有相应的处罚措施。一次原地踏步可以免责,二次原地踏步打五军棍。三次原地踏步打十军棍。五次以上原地踏步不进者,打三十军棍,驱逐出墩军之列。当然,如果每一次都是上等成绩,那便不算是原地踏步。

    而且此举也扩大到各旗,各旗、各队如果退步或是不合格的士兵占比超过半数,该旗的总旗官、该队的小旗官就要受处罚。

    在加强操练的时候,刘山君也知道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制定的考核标准并不算苛刻,是低于戚家军标准的。不过刘山君相信,自己将来一定可以打造出一支堪比戚家军的强军来,在这个乱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过几天的推行,刘山君制定的这种等级赏罚制度成效很大,所有将士都有了很强的危机感,而且还将队内每个人都视为了竞争对手,不过这种良性的竞争氛围是刘山君乐于见到的。

    古时的冷兵器作战主要靠的是腰力的使用,为了锻炼各人腰力,刘山君还吩咐工匠们做了一批石锁,让这些军户每天都要锻炼数十下。不过刀盾兵与长枪兵的练习容易,火铳手的练习则比较困难。

    就在刘山君督促各旗训练的同时,火器工坊在北村村正秦雨的督促下,终于基本完工。

    于是刘山君决定开始打造鸟铳,先是将冶炼工坊主事徐缅找来,吩咐冶炼工坊要立即准备一批优质铁料,运送到火器工坊去,另外例如煤炭等其他物资也要运送一些过去。另外还将冶炼工坊内保存的一些钢材也运了过去,只不过马一川看过之后遗憾的表示,并没有急需的钢芯。

    接着,刘山君便在四月初八这天来到了北村外火器工坊。

    “小人马一川,拜见大人!”

    马一川已经被刘山君任命为火器工坊主事,将刘山君迎进来之后,便陪同在身旁,四处看了起来。

    刘山君看到工坊内热火朝天,再加上此时已经是初夏时节,即便有些凉风,这作坊内也吹不进来,刘山君只觉得一股股热气直冒出来,瞬间便大汗淋漓。

    马一川指了指前面几个工匠,他们正努力打造着一些鸟铳,看样子离完成还很遥远,刘山君随便一看,便发现这鸟铳的打制真的很复杂。

    一旁的马一川介绍着,此时的鸟铳制作,首先,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便是铳管,将做铳管的熟铁烧红后,敲击在一根钢芯上,这样卷成铁管,冷却后再裹数层,敲击细密,达到一定厚度后,抽出钢芯,一段铳管才完成。

    而火器工坊内使用的钢芯,其实也不是真正的钢制,只是用比较精纯的熟铁制成的,按照马一川的判断,这样的“钢芯”用了几次就要报废。

    刘山君便准备让马绍英、陈子樯、崔明义他们帮着去采购了。

    马一川闻言说道:“大人能找来真正的钢材就好了,制作铳管的进度会更快一些。”

    刘山君继续看着几个工匠,只见他们在连做几段铳管之后,再将几段铳管一节节的焊合起来,这里才是关键,这些铳管焊接不好便容易炸镗。初步的铳管做好后,还要用钢锥钻出铳镗,挫出准心,这里时间最久,有时可长达一个月,最短也要二十天左右。

    之后是用钢条将镗内刮光刮净,然后是各样的装配。

    刘山君看了一会儿便微微皱眉,如此看来,做杆鸟铳没有一个月时间是做不好的,于是便问道:“目前来说,工坊一个月可以打造多少鸟铳?”

    马一川说道:“启禀大人,现在工坊内有熟练工匠只有小人等八人,这些天我们也教了一些徒弟,勉强能够独挡一面,当然也需要我们不时指导,满打满算能称得上工匠的,也只有二十人,另外还有伙计五十人。”

    “人手上不是很充足,而且工坊内的镗床也只有八张,所以产量很小,一个月的时间,小人也只能保证打造十到十二杆精良鸟铳。”

    刘山君心中暗暗叹息一声,产量太少了,看来要想办法提高火器工坊的产量才行。

    “产量上还是不够,不过现在大幅提升产量也是不现实的,先打造出一批精良鸟铳来,算是让工坊上下练手了。”

    “是。”

    看到工坊的产能如此低,刘山君也决定跳过火绳枪的阶段,只打造一批出来作为技术积累,等到火器工坊掌握了鸟铳的制造工艺后,便直接上马燧发枪的研制,并且想办法扩大产能进行量产!

    刘山君在火器工坊内巡视了一整天,期间董正明和黄德清、李傲都曾派人来请示事务,让刘山君有一种分身乏术的感觉。

    “看来要想一门心思的发展火器,还要先梳理一下岛上的各项事务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