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英夫人全族失踪事件》
小说:大宋神探志作者:兴霸天字数:5842更新时间 : 2024-06-09 12:24:27
“英夫人?”
狄进目光稍沉,京师的记忆浮现心头。
“英夫人才是我并州真正的江湖名宿,为人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喜好结纳四方豪杰,资助侠义之士,此前有个公认的规矩,在并州地界做事,但凡跟江湖事扯上瓜葛的,都要去拜会,得了她老人家的首肯,其他人才会认可……”
“英夫人年岁已高,后来又招了一个惹不起的仇人,便举家离开并州,避祸去了……”
“你姐姐其实是接过了英夫人在并州的江湖威望,大伙儿才会敬她……”
这番话语,是之前潜入汴京宅子,为他人作耳目,结果连一千贯都没有的苏娘子交代的。
苏娘子本是女贼出身,对于江湖上的人物最是熟悉,语气里就对这位英夫人极为敬仰,反倒觉得狄湘灵占了便宜,才有狄十一娘的名声似的。
狄进自然不会与这女贼计较,但将这段过往也记在心里,之前回并州时,特意派荣哥儿去查过,确实有这么一户人家,曾经在并州极具威望。
可惜的是,终究不比士绅根深蒂固,代代传承,江湖人哪怕一时威风,由于快意恩仇,仇家一多,往往下场凄惨。
能保全门户都已不易,更别提长久了,往往兴盛得快,败落得也快,过不了几年就被人淡忘。
并州秦氏便是如此。
提起英夫人,并州街头巷尾不少人倒还都记得,提起秦氏一族,许多人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只有具体说明,才会恍然大悟,就是英夫人那一家……
由于此行肩负着安定河东,征讨西夏的重责,荣哥儿回报后,狄进没有多派人手,未曾想到,会在麟州一个番人首领口中,听到了这個家族的消息,还与“组织”扯上了关联。
他此时也不掩饰关切,直接问道:“这是哪一年的事情?”
乜罗见这位明公感兴趣,精神一振,马上回答:“天圣元年。”
狄进心里默默算了算时间,大致对的上,又问道:“秦氏举族,来到麟州的,有多少人?”
乜罗道:“倒也不多,拖家带口只一百余人,但失踪得极为离奇,在三松岭附近,突然就消失不见,包括那位在江湖上极有威望的‘英夫人’!”
狄进道:“麟州知道‘英夫人’的人多么?亲眼见过她的有多少?”
乜罗明白这一问的意思,摇了摇头:“或许流窜各地的江湖子知晓,但当地人肯定并不多,秦家也是隐瞒了来历,前往麟州的,路上并未大张旗鼓……”
狄进问:“既如此,你如何肯定,秦家不是故布迷阵,为了避祸,‘英夫人’和她的家人早就逃入夏州?”
“不会!”
乜罗解释道:“下官此前与夏州往来频繁,边地的通道都有把守,车队无论大小,绝不是随意进出的,何况‘英夫人’即便走了不为人知的小道,到了夏州总要安顿,下官同样有渠道能够知晓,这秦氏一族没有入夏州,就是在我麟州地界失踪了!”
“那就是全族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狄进稍作总结:“你既然确定是在三松岭附近,当地就全无打斗争执的迹象?”
乜罗沉声道:“我事后也派亲信探查,秦氏一族所行的踪迹,似乎被人特意清理过了,不仅没有尸体,还见不到半点血迹!”
狄进微微眯了眯眼睛,立刻道:“你派出的这些亲信,如今可还都健在?”
乜罗怔了怔,脸色微变:“其中一人后来确实出了事,可他是调解番部冲突中,暗中偏向一方,结果被揭穿,怒火高涨的番人将其打死,下官为此还颇费了一番手脚,难道说他的死……”
“目前还不能确定,但这可以作为一个查案的突破口,这个人调查后的几年,与谁往来,是否留下了什么书面记载,都要详查!”
狄进又问:“河东山路崎岖,从并州到麟州,若是行官道还好,若是行小路,路途并不好走,秦氏一族既然要避祸,为何不往繁华热闹的京畿去,偏偏要来麟州边地呢?”
乜罗反应极快:“相公之意,秦家在麟州是不是有接应,想要得到那一方的庇护?如果真是这样,秦家消失了,那原本要接应他们的,是不是也出事?”
“这又是一个突破口!”
狄进道:“天圣元年至今,已有八年,再加上当时就毫无踪迹可寻,按照正常思路在追查,秦氏一族的秘密,肯定会沦为一宗迷案,必须另辟蹊径,才有机会让真相大白!”
乜罗拱手:“下官受教!”
狄进提供破案思路的同时,也参考不同的意见:“这两个突破口,你可以就此深入下去,现在我想听一听你的分析,伱觉得秦家失踪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乜罗深吸一口气,缓缓地道:“‘组织’隐藏极深,对外从不做灭门的行径,除非是内部的成员,背叛后遭到清洗,才会如此遮遮掩掩……”
“而秦家以逃难为由离开并州,又往西夏而去,河东人以为他们去了夏州,夏州那边不知有这一族迁入,除了我这位‘禄和’外,过些年头,谁还记得这件事?”
“下官以为,他们是举族被‘组织’灭口了,其中定然涉及到了重要的秘密!”
听了这番推测,狄进目光微动:“那为何又先让你参与,后来又临时取消呢?”
乜罗道:“这件事起初,应该是内部锄奸的人员所为,‘屠苏’‘锦夜’,都是行事不计后果之辈,为灭秦家,才会让我出手配合,但后来或许是‘司命’出面,撤销命令,让下官置身事外!”
狄进了然:“你的意思是,此事极为隐秘,涉及其中的都有灭口的危险,‘司命’没有让你牵扯进去,是一种保全?”
“不是保全,是利用!”
乜罗可不想显得与“组织”还有恩情在,赶忙解释:“下官那时初得称号‘禄和’,对于‘组织’是有大用的,‘司命’当然不希望下官牵扯到这件事情里面,到时候杀与不杀,成了两难!”
狄进点了点头。
从一件小事里见微知著,敏锐地察觉到背后的蹊跷,乜罗确实颇有能力,怪不得将边地十万帐番人拿捏在手中。
而这位番人首领尚且不知道英夫人与狄湘灵的关联,就有了这些推测,狄进更多了一条关键的线索,自然愈发确信。
双方必有关联!
相比起“司命”,他更在乎的是姐姐狄湘灵,既然同时涉及到这两位,那就没有耽搁的理由:“此事你去详查,无论是何细节,哪怕是一点点蛛丝马迹,都不要放过!”
乜罗领命:“是!”
狄进又道:“机宜司也会派出人手配合,提点大荣复是我麾下的干将,你们好好接触,同心协力!”
乜罗心知肚明,自己初步投入这位相公麾下,还没有得到真正的信任,对方说是让机宜司配合,但自己要分清楚主次:“下官一定配合机宜司的大荣复提点,抓住‘组织’的贼子!”
顿了顿,他又有了具体的目标:“‘锦夜’也在麟州,此人对于‘司命’的了解比我们都深,又是‘屠苏’的继任者,若是将他拿下,定是巨大的收获!”
狄进闻言目光一动:“你觉得‘锦夜’还在麟州?”
“‘锦夜’在‘组织’内恶名昭彰,乐于将背弃‘组织’之人,当作猎物来玩弄!”乜罗咬牙道:“此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没那么容易放弃!”
狄进道:“那你要提起十二分的小心!‘锦夜’原本就有谋害你的心思,肯定做好了相关布置,你现在弃暗投明,又有心戴罪立功,便是‘组织’的眼中钉肉中刺了,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安危!”
“下官谨记!”
乜罗心头一暖,声音愈发洪亮。
汉人官员与番人部落一大矛盾,就是自视极高,不把番人当人看待,而眼前这位经略相公哪怕不会一视同仁,至少也有关切之意,这就很难得了。
“下官告退!”
当乜罗的心态从忐忑不安,到依依不舍的离开后,狄进的视线重新投入简陋的沙盘上,目露沉吟。
英夫人的事件是追查“组织”的插曲,或许很关键,但终究是好几年前的旧案了,短时间内急切不得,真正迫在眉睫的,还是对夏战事。
如今北方雁门关外的辽军暂时熄了气焰,河东的番人部落没了内乱之危,河东路的内部局势已定。
接下来就是要配合陕西,尝试数路出兵,进攻西夏了。
趁着李德明新败,李元昊未归,内外交困之际,一举将这个党项政权灭掉!
当然,有鉴于西夏沙漠瀚海的地形,宋军拉胯的马政衍生出来的后勤困难,进攻和防守从来都是两回事。
神宗五路伐夏的惨痛教训,别人不知道,狄进却很清楚,他从来不觉得优势在我,而是依旧遵循着谨慎的心态,有条不紊地安排着。
“相公,孙同判求见!”
正在这时,侍从入内禀告。
狄进微微一笑:“是该到了,请他进来!”
“狄相公!”
麟州同判孙霖风尘仆仆,进到堂中行礼后,看了看沙盘,眼中也露出奇色来,嘴上则道:“丰州、麟州皆已收到相公调令,进入全面战备状态,缉拿一切可疑的夏州人员,丰州兵马钤辖康德舆,更请命出战攻夏!”
狄进面无表情:“孙同判以为,此人如何?”
孙霖字斟句酌地道:“若论资历,康钤辖足以统兵……”
武将之中论资排辈的情况其实更严重,别看康德舆有着不认其父的恶名,但他早年得枢密使曹利用重用,久历边军,此时请命倒是顺理成章。
但孙霖这么说,就是不喜此人,之前装死一般,现在眼见番人部落顺服了,就匆匆请战,想要立军功,未免表现得太过精明……
狄进从旁边取出一本薄薄的册子,递了过去:“这是我在并州时,韩公为我整理的备征将领名目,孙同判不妨一观。”
身处河东官场,孙霖也听说过,前并州知州,龙图阁待制韩亿,与这位经略相公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本来是顺理成章搭班子为正副手,但中书那边似乎有不同的安排,将韩亿调走。
所幸新任知州杜公衍,不仅同样是久在河东路任职的提刑官,也对于这位狄相公大力支持,只能说得道多助,全是政见相合的盟友。
他接过册子,翻看细细看了一遍:“高继宣、王凯、苗京……这些都是边地将领啊!”
狄进道:“韩公知并州两载,于河东的军政人事颇有见地,这些将领都是胆识过人,堪当大任,反倒是康德舆不在其列,如今看来,当真有先见之明!”
孙霖一惊,不仅仅是韩亿不举荐康德舆,关键在于狄进直呼其名,这在官场上是一个极为明确的信号,声音压低,询问道:“狄相公,康钤辖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狄进又取出一物,递了过去:“此前机宜司曾捣毁了辽人谍探‘金刚会’的据点,从中搜出了不少信件,其中就有这封丰州兵马钤辖康德舆,写给代州王家子弟的私信!这两人于吕氏商会里受利,吕氏商会因通辽被查封后,便语出抱怨,被‘金刚会’截获后加以利用……”
孙霖展开信件,匆匆看完后,顿时大怒:“贪得无厌,以私废公,这等贼子有言面目,大言凿凿,欲抗西贼?若是将丰州精锐交予他统帅,后果不堪设想!”
狄进道:“此事我已禀明两府,想必快马已在返程途中,不过此案所涉之人,恐怕不止一个康德舆,莫要提前泄露,打草惊蛇!”
“唔……下官明白!”
孙霖朝着备征将领名目扫了一眼,心中有了数,却也免不了暗暗吃惊。
这位经略相公行事,果然是又狠又准,真要从军中贪腐这块入手,被揪出来的就不止康德舆一人了,这是要大规模整顿军务啊!
会不会太激进了些?
孙霖觉得如此行为很激进,实际上还是保守了。
狄进所要做的,是将那群混日子的军中将领收拾掉,再将能打能拼的年轻一代将领给安排上去。
当然这样的目标,仅凭罪证还不够。
孙霖退下,不足一刻钟后,杨文才又入内,奉上信件:“相公,府州折老将军来信!”
狄进拆开,仔细阅览一遍,颔首道:“折老将军不愧为国之柱石,深明大义啊!”
还是那句话,官职是朝廷给的,威望是自己做出来的,哪怕有了雁门寨的功绩,想要强行整顿丰麟府三州军务,依旧会引发中下层的不满,稳妥起见,还是要得到当地势力的支持。
狄进争取的对象,叫折惟忠,是如今府州折家的家主。
此人是第六代折家将,历史上名气不显,但于天圣年间镇守府州长达九年,期间契丹与西夏数次兵临府州北境,阴谋合兵进犯,由于有他的存在,李元昊终究没敢大军深入境内。
这倒不代表,折惟忠真是埋没的英才,更关键的原因,还是折家这个世袭府州的将门,地位特殊,根基深厚,兵马强盛,人望超然。
府州折家对于宋室来说,是镇守边关的重臣,更是一方有实无名的诸侯,从五代时起,出身党项的折家,便盘踞于河东路的西北角,当宋室成立,便投了过去,有鉴于当时的局势,宋廷无法将其麾下的军队改编或解散,而是将那一片地,留给了折家。
这个举动是明智的,如果宋廷接下来强势,自然能将这种地方军阀消化,但后来的发展大家都知道了,宋朝陷入了与辽国、西夏的连年征战中,河东路的战略重要性,让朝廷不得不仰仗折家,到了中后期,河东三州精锐基本是掌握在折家旗下,其他的将门完全比不上,
甚至说得夸张些,丰麟府三州的军队,直接听命的不是汴京的赵官家,而是折家的家主,当然这不代表他们能直接起兵造反,只是朝廷派来的官员,必须得到折家的支持,不然就寸步难行。
唯一让折家很不痛快的,恐怕是他们仍旧被视为番官,在地方上还行,终究上不了京师的台面。
如此一来,无论是狄进“和党项、灭李氏”的政策,还是杨文才杨家出身与折家天然的亲近,都是双方沟通的根基。
当狄进表示要清理康德舆之类的混子军官,折老将军在书信里明确予以支持,虽然未提条件,但投桃报李,接下来其族内子弟自然有更多的立功机会。
“以雷霆之势,完成军中整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狄进深吸一口气,以他的心态,都不禁振奋起来,来到桌案前,展开一封早就准备好的檄文,看着上面用汉话和契丹文写就的文章:“待得此物传遍党项各部,大军开赴河西,党项人就该知道,夏州这二十年的太平,到底是谁赏赐给他们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
狄进目光稍沉,京师的记忆浮现心头。
“英夫人才是我并州真正的江湖名宿,为人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喜好结纳四方豪杰,资助侠义之士,此前有个公认的规矩,在并州地界做事,但凡跟江湖事扯上瓜葛的,都要去拜会,得了她老人家的首肯,其他人才会认可……”
“英夫人年岁已高,后来又招了一个惹不起的仇人,便举家离开并州,避祸去了……”
“你姐姐其实是接过了英夫人在并州的江湖威望,大伙儿才会敬她……”
这番话语,是之前潜入汴京宅子,为他人作耳目,结果连一千贯都没有的苏娘子交代的。
苏娘子本是女贼出身,对于江湖上的人物最是熟悉,语气里就对这位英夫人极为敬仰,反倒觉得狄湘灵占了便宜,才有狄十一娘的名声似的。
狄进自然不会与这女贼计较,但将这段过往也记在心里,之前回并州时,特意派荣哥儿去查过,确实有这么一户人家,曾经在并州极具威望。
可惜的是,终究不比士绅根深蒂固,代代传承,江湖人哪怕一时威风,由于快意恩仇,仇家一多,往往下场凄惨。
能保全门户都已不易,更别提长久了,往往兴盛得快,败落得也快,过不了几年就被人淡忘。
并州秦氏便是如此。
提起英夫人,并州街头巷尾不少人倒还都记得,提起秦氏一族,许多人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只有具体说明,才会恍然大悟,就是英夫人那一家……
由于此行肩负着安定河东,征讨西夏的重责,荣哥儿回报后,狄进没有多派人手,未曾想到,会在麟州一个番人首领口中,听到了这個家族的消息,还与“组织”扯上了关联。
他此时也不掩饰关切,直接问道:“这是哪一年的事情?”
乜罗见这位明公感兴趣,精神一振,马上回答:“天圣元年。”
狄进心里默默算了算时间,大致对的上,又问道:“秦氏举族,来到麟州的,有多少人?”
乜罗道:“倒也不多,拖家带口只一百余人,但失踪得极为离奇,在三松岭附近,突然就消失不见,包括那位在江湖上极有威望的‘英夫人’!”
狄进道:“麟州知道‘英夫人’的人多么?亲眼见过她的有多少?”
乜罗明白这一问的意思,摇了摇头:“或许流窜各地的江湖子知晓,但当地人肯定并不多,秦家也是隐瞒了来历,前往麟州的,路上并未大张旗鼓……”
狄进问:“既如此,你如何肯定,秦家不是故布迷阵,为了避祸,‘英夫人’和她的家人早就逃入夏州?”
“不会!”
乜罗解释道:“下官此前与夏州往来频繁,边地的通道都有把守,车队无论大小,绝不是随意进出的,何况‘英夫人’即便走了不为人知的小道,到了夏州总要安顿,下官同样有渠道能够知晓,这秦氏一族没有入夏州,就是在我麟州地界失踪了!”
“那就是全族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狄进稍作总结:“你既然确定是在三松岭附近,当地就全无打斗争执的迹象?”
乜罗沉声道:“我事后也派亲信探查,秦氏一族所行的踪迹,似乎被人特意清理过了,不仅没有尸体,还见不到半点血迹!”
狄进微微眯了眯眼睛,立刻道:“你派出的这些亲信,如今可还都健在?”
乜罗怔了怔,脸色微变:“其中一人后来确实出了事,可他是调解番部冲突中,暗中偏向一方,结果被揭穿,怒火高涨的番人将其打死,下官为此还颇费了一番手脚,难道说他的死……”
“目前还不能确定,但这可以作为一个查案的突破口,这个人调查后的几年,与谁往来,是否留下了什么书面记载,都要详查!”
狄进又问:“河东山路崎岖,从并州到麟州,若是行官道还好,若是行小路,路途并不好走,秦氏一族既然要避祸,为何不往繁华热闹的京畿去,偏偏要来麟州边地呢?”
乜罗反应极快:“相公之意,秦家在麟州是不是有接应,想要得到那一方的庇护?如果真是这样,秦家消失了,那原本要接应他们的,是不是也出事?”
“这又是一个突破口!”
狄进道:“天圣元年至今,已有八年,再加上当时就毫无踪迹可寻,按照正常思路在追查,秦氏一族的秘密,肯定会沦为一宗迷案,必须另辟蹊径,才有机会让真相大白!”
乜罗拱手:“下官受教!”
狄进提供破案思路的同时,也参考不同的意见:“这两个突破口,你可以就此深入下去,现在我想听一听你的分析,伱觉得秦家失踪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乜罗深吸一口气,缓缓地道:“‘组织’隐藏极深,对外从不做灭门的行径,除非是内部的成员,背叛后遭到清洗,才会如此遮遮掩掩……”
“而秦家以逃难为由离开并州,又往西夏而去,河东人以为他们去了夏州,夏州那边不知有这一族迁入,除了我这位‘禄和’外,过些年头,谁还记得这件事?”
“下官以为,他们是举族被‘组织’灭口了,其中定然涉及到了重要的秘密!”
听了这番推测,狄进目光微动:“那为何又先让你参与,后来又临时取消呢?”
乜罗道:“这件事起初,应该是内部锄奸的人员所为,‘屠苏’‘锦夜’,都是行事不计后果之辈,为灭秦家,才会让我出手配合,但后来或许是‘司命’出面,撤销命令,让下官置身事外!”
狄进了然:“你的意思是,此事极为隐秘,涉及其中的都有灭口的危险,‘司命’没有让你牵扯进去,是一种保全?”
“不是保全,是利用!”
乜罗可不想显得与“组织”还有恩情在,赶忙解释:“下官那时初得称号‘禄和’,对于‘组织’是有大用的,‘司命’当然不希望下官牵扯到这件事情里面,到时候杀与不杀,成了两难!”
狄进点了点头。
从一件小事里见微知著,敏锐地察觉到背后的蹊跷,乜罗确实颇有能力,怪不得将边地十万帐番人拿捏在手中。
而这位番人首领尚且不知道英夫人与狄湘灵的关联,就有了这些推测,狄进更多了一条关键的线索,自然愈发确信。
双方必有关联!
相比起“司命”,他更在乎的是姐姐狄湘灵,既然同时涉及到这两位,那就没有耽搁的理由:“此事你去详查,无论是何细节,哪怕是一点点蛛丝马迹,都不要放过!”
乜罗领命:“是!”
狄进又道:“机宜司也会派出人手配合,提点大荣复是我麾下的干将,你们好好接触,同心协力!”
乜罗心知肚明,自己初步投入这位相公麾下,还没有得到真正的信任,对方说是让机宜司配合,但自己要分清楚主次:“下官一定配合机宜司的大荣复提点,抓住‘组织’的贼子!”
顿了顿,他又有了具体的目标:“‘锦夜’也在麟州,此人对于‘司命’的了解比我们都深,又是‘屠苏’的继任者,若是将他拿下,定是巨大的收获!”
狄进闻言目光一动:“你觉得‘锦夜’还在麟州?”
“‘锦夜’在‘组织’内恶名昭彰,乐于将背弃‘组织’之人,当作猎物来玩弄!”乜罗咬牙道:“此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没那么容易放弃!”
狄进道:“那你要提起十二分的小心!‘锦夜’原本就有谋害你的心思,肯定做好了相关布置,你现在弃暗投明,又有心戴罪立功,便是‘组织’的眼中钉肉中刺了,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安危!”
“下官谨记!”
乜罗心头一暖,声音愈发洪亮。
汉人官员与番人部落一大矛盾,就是自视极高,不把番人当人看待,而眼前这位经略相公哪怕不会一视同仁,至少也有关切之意,这就很难得了。
“下官告退!”
当乜罗的心态从忐忑不安,到依依不舍的离开后,狄进的视线重新投入简陋的沙盘上,目露沉吟。
英夫人的事件是追查“组织”的插曲,或许很关键,但终究是好几年前的旧案了,短时间内急切不得,真正迫在眉睫的,还是对夏战事。
如今北方雁门关外的辽军暂时熄了气焰,河东的番人部落没了内乱之危,河东路的内部局势已定。
接下来就是要配合陕西,尝试数路出兵,进攻西夏了。
趁着李德明新败,李元昊未归,内外交困之际,一举将这个党项政权灭掉!
当然,有鉴于西夏沙漠瀚海的地形,宋军拉胯的马政衍生出来的后勤困难,进攻和防守从来都是两回事。
神宗五路伐夏的惨痛教训,别人不知道,狄进却很清楚,他从来不觉得优势在我,而是依旧遵循着谨慎的心态,有条不紊地安排着。
“相公,孙同判求见!”
正在这时,侍从入内禀告。
狄进微微一笑:“是该到了,请他进来!”
“狄相公!”
麟州同判孙霖风尘仆仆,进到堂中行礼后,看了看沙盘,眼中也露出奇色来,嘴上则道:“丰州、麟州皆已收到相公调令,进入全面战备状态,缉拿一切可疑的夏州人员,丰州兵马钤辖康德舆,更请命出战攻夏!”
狄进面无表情:“孙同判以为,此人如何?”
孙霖字斟句酌地道:“若论资历,康钤辖足以统兵……”
武将之中论资排辈的情况其实更严重,别看康德舆有着不认其父的恶名,但他早年得枢密使曹利用重用,久历边军,此时请命倒是顺理成章。
但孙霖这么说,就是不喜此人,之前装死一般,现在眼见番人部落顺服了,就匆匆请战,想要立军功,未免表现得太过精明……
狄进从旁边取出一本薄薄的册子,递了过去:“这是我在并州时,韩公为我整理的备征将领名目,孙同判不妨一观。”
身处河东官场,孙霖也听说过,前并州知州,龙图阁待制韩亿,与这位经略相公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本来是顺理成章搭班子为正副手,但中书那边似乎有不同的安排,将韩亿调走。
所幸新任知州杜公衍,不仅同样是久在河东路任职的提刑官,也对于这位狄相公大力支持,只能说得道多助,全是政见相合的盟友。
他接过册子,翻看细细看了一遍:“高继宣、王凯、苗京……这些都是边地将领啊!”
狄进道:“韩公知并州两载,于河东的军政人事颇有见地,这些将领都是胆识过人,堪当大任,反倒是康德舆不在其列,如今看来,当真有先见之明!”
孙霖一惊,不仅仅是韩亿不举荐康德舆,关键在于狄进直呼其名,这在官场上是一个极为明确的信号,声音压低,询问道:“狄相公,康钤辖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狄进又取出一物,递了过去:“此前机宜司曾捣毁了辽人谍探‘金刚会’的据点,从中搜出了不少信件,其中就有这封丰州兵马钤辖康德舆,写给代州王家子弟的私信!这两人于吕氏商会里受利,吕氏商会因通辽被查封后,便语出抱怨,被‘金刚会’截获后加以利用……”
孙霖展开信件,匆匆看完后,顿时大怒:“贪得无厌,以私废公,这等贼子有言面目,大言凿凿,欲抗西贼?若是将丰州精锐交予他统帅,后果不堪设想!”
狄进道:“此事我已禀明两府,想必快马已在返程途中,不过此案所涉之人,恐怕不止一个康德舆,莫要提前泄露,打草惊蛇!”
“唔……下官明白!”
孙霖朝着备征将领名目扫了一眼,心中有了数,却也免不了暗暗吃惊。
这位经略相公行事,果然是又狠又准,真要从军中贪腐这块入手,被揪出来的就不止康德舆一人了,这是要大规模整顿军务啊!
会不会太激进了些?
孙霖觉得如此行为很激进,实际上还是保守了。
狄进所要做的,是将那群混日子的军中将领收拾掉,再将能打能拼的年轻一代将领给安排上去。
当然这样的目标,仅凭罪证还不够。
孙霖退下,不足一刻钟后,杨文才又入内,奉上信件:“相公,府州折老将军来信!”
狄进拆开,仔细阅览一遍,颔首道:“折老将军不愧为国之柱石,深明大义啊!”
还是那句话,官职是朝廷给的,威望是自己做出来的,哪怕有了雁门寨的功绩,想要强行整顿丰麟府三州军务,依旧会引发中下层的不满,稳妥起见,还是要得到当地势力的支持。
狄进争取的对象,叫折惟忠,是如今府州折家的家主。
此人是第六代折家将,历史上名气不显,但于天圣年间镇守府州长达九年,期间契丹与西夏数次兵临府州北境,阴谋合兵进犯,由于有他的存在,李元昊终究没敢大军深入境内。
这倒不代表,折惟忠真是埋没的英才,更关键的原因,还是折家这个世袭府州的将门,地位特殊,根基深厚,兵马强盛,人望超然。
府州折家对于宋室来说,是镇守边关的重臣,更是一方有实无名的诸侯,从五代时起,出身党项的折家,便盘踞于河东路的西北角,当宋室成立,便投了过去,有鉴于当时的局势,宋廷无法将其麾下的军队改编或解散,而是将那一片地,留给了折家。
这个举动是明智的,如果宋廷接下来强势,自然能将这种地方军阀消化,但后来的发展大家都知道了,宋朝陷入了与辽国、西夏的连年征战中,河东路的战略重要性,让朝廷不得不仰仗折家,到了中后期,河东三州精锐基本是掌握在折家旗下,其他的将门完全比不上,
甚至说得夸张些,丰麟府三州的军队,直接听命的不是汴京的赵官家,而是折家的家主,当然这不代表他们能直接起兵造反,只是朝廷派来的官员,必须得到折家的支持,不然就寸步难行。
唯一让折家很不痛快的,恐怕是他们仍旧被视为番官,在地方上还行,终究上不了京师的台面。
如此一来,无论是狄进“和党项、灭李氏”的政策,还是杨文才杨家出身与折家天然的亲近,都是双方沟通的根基。
当狄进表示要清理康德舆之类的混子军官,折老将军在书信里明确予以支持,虽然未提条件,但投桃报李,接下来其族内子弟自然有更多的立功机会。
“以雷霆之势,完成军中整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狄进深吸一口气,以他的心态,都不禁振奋起来,来到桌案前,展开一封早就准备好的檄文,看着上面用汉话和契丹文写就的文章:“待得此物传遍党项各部,大军开赴河西,党项人就该知道,夏州这二十年的太平,到底是谁赏赐给他们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org。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