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一路荣华 > 第322章 辞呈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322章 辞呈

小说:一路荣华作者:悠悠忘忧字数:3853更新时间 : 2017-03-14 17:53:56
    正月初七,朝政恢复如常,户部尚书没等来杜轩的报道,却等来了吏部尚书一脸不敢相信递过来的折子。

    打开来,却是杜轩的辞呈。

    “这……他是魔怔了吧?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户部尚书惊讶的说道。

    摊着手,吏部尚书无奈的回道:“我与你的反应是一模一样的,可他说,他是深思熟虑过的。要知道,腊月二十五,任命可是在泰和殿颁布下来的,这是皇恩啊,他这份辞呈,如今在我手里跟个烫手的山芋似的。这不,我还得呈上去请圣上示下呢。”

    说罢,吏部尚书摇着头走了。

    早朝结束,三五成群的从泰和殿退出的人,便都知道了杜轩递交了辞呈的事。

    不时的有人回头去看他,眼中都是震惊,另外还有些人,幸灾乐祸的等着雷霆震怒后杜轩的下场,杜轩注意到,心中却丝毫没有摇摆。

    白璎珞星亮的坚定眼眸,白老太爷和靖安侯谆谆的话语,都给了杜轩无穷的勇气。

    “杜大人,圣上有旨,宣你进殿。”

    周复出现在杜轩面前,颔首冲他说道。

    杜轩谢过,跟在周复身后进了泰和殿偏殿。

    更了衣的嘉元帝正坐在暖炕上喝茶,手里还拿着杜轩那份辞呈看着,见杜轩进来,嘉元帝将辞呈顺手丢在桌上,待他行了礼,指着面前的软凳让他坐,方沉声问道:“那些冠冕堂皇的话,朕一句也不信,你心里怎么想的,跟朕说说。”

    和蔼的语气,像是在对子侄说话,而不是臣下。

    杜轩的心里,忽的犹疑起来,不知该说真话,还是如辞呈里写的那般应对。

    嘉元帝笑了笑,冲周复摆了摆手。

    待到殿内只剩下他和杜轩,嘉元帝轻声说道:“你入京两载,虽办事稍显稚嫩,但与同龄人相比,已经算是个中翘楚了。你身上最大的优点,是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始终有文人自有的一分傲骨,所以,朕欣赏你。”

    嘉元帝这一番话若是传出去,杜轩又会成为风口浪尖的话题人物,可此刻,杜轩的心里,却满是怀才得遇的欣喜。

    欣喜过后,更多的则是失落。

    如今的世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

    杜轩自认虽有几分才学,却远远没到千里马的境界,可先有白老太爷,后有嘉元帝,他的青云路,相比其他人来说宽敞顺遂了不知多少。

    而如今,因为杜辕那两个字,他便打算放弃这一切,尽管白老太爷和靖安侯都温和的说支持他,可杜轩的心里,怎能没有愧疚?

    倘若无功而返,现有的功名利禄又都丢了,自己还能带给白璎珞和孩子什么?

    此刻听着嘉元帝赞赏的话,杜轩更加觉得惭愧。

    他原以为,除了珞娘,其他人都不会支持他,可如今,一切都与自己所料想的相反,便连嘉元帝,也不似他猜到的那样雷霆震怒。

    “所以,你想清楚,认真的告诉朕,这是你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吗?倘若将来一无所有,你可会后悔今日的抉择?”

    嘉元帝沉声问道。

    杜轩起身跪倒,郑重的磕了三个头,方正色说道:“这些日子,微臣一直在思索,也问询过身边长辈的意思。所以,微臣矛盾挣扎过,也认真考虑过,倘若微臣真的有才干,出去磨砺一番,将来未必不会出人头地。倘若一味的贪恋手中拥有的权势地位,却丧失了本性,到那时,微臣怕是尸位素餐,离行尸走肉已不远矣。”

    抬眼看着嘉元帝,杜轩肯定的答道:“微臣不悔,恳请圣上恩准。”

    这样的杜轩,与自己对他一直以来的印象相符,嘉元帝不知想到了什么,许久没有开口。

    沉重的压力迫面而来,杜轩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滴。

    心中惴惴不安难以言表的时候,头顶上方传来了嘉元帝的话语声,“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你便去吧,你记着,待到你再次回到京城,你便不是曾经风光无二的状元郎,也不是朕青眼有加的鸿胪寺少卿,亦或是户部郎中了,你只是杜轩,最多还有个身份,便是靖安侯府的姑爷。朕的意思,你可明白?”

    倘若杜轩不回来,那京城中,便再无这个人,若是回来,从前那些身份,也都会成为过眼云烟,就像杜轩所说的,他的未来,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了。

    “微臣明白,谢主隆恩。”

    一滴汗从脸颊滑下,倏地沁入地上铺着的厚毯中不见了,杜轩心底长出了一口气,跪倒谢了恩,起身退出了泰和殿。

    到户部致了歉,又去鸿胪寺和翰林院告别了一众的同僚,在众人或惋惜或祝福的话语声中,杜轩正式离开了官场。

    而从递交了辞呈又被嘉元帝恩准那日开始,杜轩一连递了许多次名帖到东宫,却始终都没收到回信。

    “许是太子殿下觉得对你的所为有些失望,所以不想见你吧?”

    白璎珞泼着冷水道。

    杜轩面色一黯,随即,自我安慰一般的说道:“先有因,才有果,太子殿下对我寄予厚望,可我的举动,着实让人寒心,是我辜负了他。”

    御书房内,嘉元帝写完几个大字,放下御笔看着站在身后的太子问道:“听说杜轩接连递了好些日子的帖子,你也没见他?”

    太子点了点头,目光从御案上的那副字上挪开,笑着回话:“儿臣以为,当此之际,倒不如不见的好,见了,又说什么呢?并非他的错,毕竟,他身世飘零,换做是谁,但凡有一点希望,都不会放弃。可父皇对他寄予众望,儿臣更是赤诚以待,见了面,他心中万千的愧疚,倒更让我难受,所以,倒不如像父皇所书,难得糊涂吧。”

    悉心栽培的儿子比自己想象中的睿智,嘉元帝满意的笑了笑,随即,却不知道想起了什么,敛了笑意看着太子问道:“太子妃的病情如何了?”

    除夕夜宴,太子身边出现的是侧妃林之湄,而不是太子妃,已经惹得京城里流言四起,人们都在猜测,林之湄不日将会取而代之,成为东宫的女主人。

    所以,如今众人都在想,太子妃不出现,到底是依旧被囚禁,还是病重导致卧床不起了。

    若是前者,说明皇家有意为太子另立新妃,意味着窦氏一族的失势,可若不是,太子妃如今的境况,就很不妙了。

    即便她病愈,没有了太子的宠爱,又失去了大皇子,将来,她也是一个令人尴尬的存在。

    太子的脸上,显出了一丝自责。

    “秦太医亲自为太子妃诊病,可她全无求生意识,如今,纯属拖延时日罢了,太医院说,会竭尽全力。”

    太子如实回禀道。

    目光从太子脸上滑过,嘉元帝好半晌没说话,终究,还是轻叹了一口气,摆了摆手。

    从御书房出来,太子长出了一口气,看着遥远的天边,那丝阴霾即将散去,太子笑了笑,转身朝东宫而去。

    怡心苑里,看着忙碌着收拾行装的白璎珞,杜轩有些歉疚的说道:“珞娘,跟着我,让你受苦了。”

    若是嫁给门当户对的人家,这会儿的白璎珞,为人妻为人母,穿金戴银吃香喝辣,又怎会跟着自己忍受千山万水的奔波?

    更何况,彦哥儿还未满周岁。

    白璎珞却丝毫不以为然,反而对即将出远门有些雀跃的期待,“手中有钱,身边有人,咱们这可是游山玩水,看遍大宋美丽河山去的,又不是出门逃荒,哪里来的受苦一说?”

    说罢,白璎珞斜了杜轩一眼,不放心的问道:“那枚印章,你可收好了?”

    说的,便是那年陶见铭送来的那枚刻了“靖安杜氏”的羊脂玉印章。

    当日,陶见铭曾说,只要带着这枚印章,在大宋境内的永昌钱庄,可以任意取用支配银钱,如今,倒真的派上了用场。

    杜轩笑着应诺。

    一旁,彦哥儿似是也在应和,咿咿呀呀的答着,两只胳膊更是兴奋的挥舞着。

    杜轩做出决定要前往楼兰的时候,便从未想过要撇下白璎珞,可关于彦哥儿,两人意见却不一致。

    杜轩的意思,是将彦哥儿拜托给贾氏,毕竟,她诞下了茹姐儿,两个孩子差不多大小,一并照顾,再有乳母从旁协助,虽劳累些,但也能应付。

    毕竟,两人这一去,少说也要一年的光景。

    可白璎珞却不同意。

    “儿子每一天都在成长,我可不想错过,便是吃苦,我想他也是愿意和咱们在一起的,所以,未长大成人之前,我是绝不会撇下他的。”

    白璎珞振振有词的反驳杜轩。

    看着白璎珞坚定的表情,看着彦哥儿可爱的笑脸,杜轩只一瞬就下定了决心,抱起彦哥儿在他脸上“吧唧”亲了一下,“好,咱们一家人,永远不分开。”

    得知杜轩和白璎珞的决定后,最舍不得的人,自然便是白老太太。

    到靖安侯府告别时,老人家抹着眼泪,拉着白璎珞和杜轩的手道:“莫贪玩,办完了要紧的事,早些回来,可别让我临闭眼了都看不到你们……”

    “祖母,您和祖父都会长命百岁的……”

    白璎珞偎在白老太太身边,哭成了泪人儿,一旁,薛氏和贾氏也跟着掉起了眼泪,仿若生离死别一般。

    还是白老太爷轻咳了一声,打趣的说道:“他们不过出个门子,你们这是做什么?等再回来,珞姐儿那儿一大堆有趣的事讲给你们听,彦哥儿也会跑会跳了,有的你们热闹。”

    众人这才泪眼相别。

    二月初二,过完了龙抬头,杜轩和白璎珞带着彦哥儿,及几个贴身服侍的下人,踏上了前往楼兰的遥远路程。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