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一路荣华 > 第134章 朝夕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134章 朝夕

小说:一路荣华作者:悠悠忘忧字数:3686更新时间 : 2017-03-14 17:53:56
    大年三十一大早,白璎珞睡到自然醒,还未见流苏进来唤她起身。

    掀开床幔,外头的窗户却说不出的亮堂,白璎珞顿时喜不自禁的绽开了一个微笑。

    刚坐起身,流苏和流莺便听见动静进了屋,身后,四个小丫鬟规矩的捧着铜盆拿着热毛巾进了屋。

    一刻钟的功夫,白璎珞便梳洗妆扮好了。

    一身银红色遍地撒花的袄裙,外头披着一件素白色的狐裘,简单大方的垂髫分肖髻,只鬓间搭配着身上的服饰簪了几朵应景的珠花,再无点翠,可通身看去,竟也一点不显简陋,反而透着一丝清丽脱俗的恬淡。

    出了门,看到院子里白茫茫的一片,有风吹过,墙头上的雪花便在初升的旭日光芒中飞舞飘扬。

    瑞雪兆丰年。

    没来由的便心情大好,白璎珞的步伐也轻盈了几分。

    到了庆安堂的院门处,正遇上齐步而来的靖安侯和薛氏一行人,白璎珞顿住脚,恭敬的行了礼,待到两人和气的叫起,白璎珞方跟在贾氏身后,一起进了正屋。

    一盏茶的功夫,二老爷和四老爷也都带着夫人孩子们过来了。

    按照旧例,除夕这一日,一大家子人都要守在一起的,待到晚上守岁完毕才能散,寓意着来年也合家团圆。

    用了早膳,白老太爷便和靖安侯一起问起了孩子们的学问,二老爷和四老爷也跟着旁听。

    因着已经过年的缘故,即便孩子们答错了,白老太爷和靖安侯也都勉励多过问责,气氛并不似从前考校时一般紧张,一会儿下来,别有一番热闹。

    里间支着一张桌子,白老太太和三个儿媳打起了叶子牌。

    贾氏坐在婆母身边看牌,不时的端茶倒水的服侍着薛氏,尽足了媳妇儿的本分,一边还要兼顾着坤哥儿。

    小家伙已经八个多月了,今天穿了一身大红色的袄裤,像极了年画里的福娃娃。

    坐在母亲的怀里,坤哥儿咿咿呀呀的自说自话,时不时的还很不安分的爬起来去抓桌上的牌,惹得贾氏伸手去挡,薛氏也抬起胳膊来护着,几圈牌下来,薛氏的注意力没办法集中,竟输的最多。

    想着还有晚上夜宴的事要吩咐下人们,看白老太太很是尽兴,薛氏便和贾氏换了位置,让乳母和丫鬟们照看坤哥儿,她去一边问询杂事了。

    白璎珞和白璎芸相邻而坐,一个帮白老太太看牌,一个帮二夫人看牌,时不时的两人低头说几句话,屋子里的气氛倒也异常和睦热闹。

    用了午膳,各屋的人便都回去歇息了,准备晚上的夜宴,白璎珞懒得来回跑,便歇在了庆安堂正屋左梢间的暖阁里。

    睡醒起身,白老太太还没醒,白璎珞便歪在软炕上和沉香几人说话,没一会儿,兰心阁的小丫鬟来回话了。

    “小姐,给姚夫子送去的年礼,她已经收到了呢,夫子很高兴,说过了十五便回来,这些日子,让小姐尽兴些。”

    早就知道过了年白老太太要交代白璎珞铺子和陪房的事,若是自己在府里,总不好理所当然的放假休息,姚夫子便早早的到薛氏跟前告了假,说过完正月十五才回来。

    这样一来,有半个月的功夫,白璎珞手头上的事情大抵也处理的差不多了。

    对姚夫子的善解人意,白璎珞很是领情,虽准备好了一份丰厚的年礼,却没有在姚夫子临行前交给她,反而郑重的派人送到了姚夫子的家里,当着姚夫子一众亲人和左邻右舍的面,表达了对姚夫子的谢意。

    这其中,还包含着白璎珞的一点小心思。

    朝夕相处了好几年,对姚夫子的为人,白璎珞是再清楚不过的。

    她一个孀居的女人,回到家里过年,想来亲人不会多么热情,可若是人知道她在靖安侯府这般受礼遇,想来,会有些助益。

    放下心来,再听到内屋有了动静,白璎珞便起身收拾起来。

    到正屋和白老太太说了会儿话,薛氏等人便都来了,如晌午一般,聊天的聊天,打牌的打牌,没一会儿,屋内便热闹起来。

    用了晚膳,放了烟花,又守了岁,在鞭炮齐鸣漫天璀璨的光华中,白璎珞迎来了嘉元十八年,她重生后的第十四个年头。

    初一一大早,收红包收到手软,白璎珞回到兰心阁的时候,流苏和流莺已经清点好了,说共收到了一百六十九两银子。

    大头定然是祖父祖母给的那八十两,其他,靖安侯和薛氏给的都是二十两,二老爷和四老爷夫妇,则按着十五两包的红包。

    笑眯眯的看着那些小面额的一厚沓银票,白璎珞嘱咐着流苏道:“这两日,你将咱们手里现有的银子都清点清楚,除了平日里打赏买东西,或是咱们自己要花用的,其他都给我准备好,我要用。”

    白璎珞的话说完,流苏和流莺顿时狐疑的对视了一眼。

    这些日子,白璎珞暗里的这些举动,都让她身边的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偏偏白璎珞没有解释一丝半毫,众人虽觉得古怪,却也不好多问,只按着她的吩咐做着自己该做的事。

    初四晌午,白璎珞在庆安堂见到了薛柘和杜轩,得知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就会住在庆安堂,白璎珞虽低垂着头坐在白老太太身边,可心里,却有些莫名的小小欢喜。

    “柘儿最是随性妄为,大过年的,非说一日都不可浪费,要好好读书,又说薛府没有一同苦读的人,所以,非要来侯府和进远他们一起作伴,我父亲母亲拗不过他,就应允了,这不,他来的时候还攀扯上了宋公子一起。”

    似是觉得薛柘此举过于冒失,薛氏面带歉意的说着,一边,却小心翼翼的打量着白璎珞,见她自薛柘和杜轩二人进屋就没怎么抬过头,薛氏暗自在心里揣摩,是不是自己太多疑了。

    不过,薛柘的前途不可限量,若是有一门有助益的亲事,势必如虎添翼,所以,这样的情况下,薛氏是绝对不允许薛柘与白璎珞有一丝一毫的瓜葛的。

    尽管她平日里很是疼白璎珞,可是,涉及到娘家人的利益,薛氏还是态度坚决的做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防患于未然,薛柘的那一点小心思,能瞒得过旁人,却瞒不过他嫡亲的姑母,所以,薛氏适时的将那个苗头扼制在了初期。

    “不妨事,都是年轻人,凑在一起,哪怕是图个热闹也好啊。”

    笑呵呵的说着,白老太太不住的打量着杜轩,回过头来,冲薛氏说道:“能一起苦读那再好不过,便是不能,终归是过年,便随他们去吧,把他两人安排住在一块儿,让进远他们哥几个好生往来着,来者便是客,可莫要慢待了。”

    点头应下,薛氏起身出去了,临走时,还不放心的看了薛柘一眼。

    之后的两日,白璎珞忙着看手里的店铺名录,准备初八那日见几位掌柜的,薛柘和杜轩的事,白璎珞也没顾上打听,不过,初六下午时分,煦和轩白进远身边的小厮送来了一份请帖,说第二日晌午在煦和轩办诗会,请白璎珞务必赏光。

    大门大户,尤其到了年节时分,家里年轻人多的时候,便最爱办这一类的诗会茶会什么的,便是嫡亲的兄弟姐妹们,也会送上一份请帖以示尊重。

    从前,也常有这样的事,不过,那时候都是白璎萍起头,如今,白璎萍出阁,白璎珞是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

    抿嘴笑着,白璎珞点头应下,让流莺打赏了他一个红包,一边,吩咐着流苏准备了一盒好茶,并几样别出心裁的点心,第二日起身,白璎珞到陪着白老太太说了会儿话,眼看时辰将到,才带着流莺过去。

    煦和轩里人声鼎沸,大多都是白进啸几人的说笑声,间或掺杂着白璎芸薄怒的撒娇声。

    丫鬟通传说六小姐到了,屋内,白进举打趣的笑道:“有好茶好点心可用了。”

    一句话,惹得众人又笑起来。

    白璎珞进了屋才发现,杜轩也在,和薛柘坐在末尾处。

    各自坐好,白进远作为今日的令官,便将此次诗会的规则说了一遍,到最后,才公布了题目,限时一炷香的时间。

    临了,白进远抬头冲白璎珞笑道:“六妹妹,好诗还得有好茶配,我们可有机会尝尝妹妹亲手煮的茶?”

    因着白老太爷爱茶的缘故,为了投其所好,白璎珞很是苦练了许久的泡茶,如今,若是来了老友不需避讳,白老太爷甚至会差人去请白璎珞到书房里煮茶,众人叙话品茗,也别有一番意趣。

    被白进远打趣,白璎珞抿嘴浅笑,站起身吩咐了流苏去兰心阁取她前些日子收来的雪水,转身去了博古架后的茶具旁。

    煮水,洗茶,泡茶,待到屋子里氤氲起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时,刚好到了一炷香的功夫,众人要提交的第一首诗,也新鲜出炉了。

    似是在印证白璎珞的猜想,第一首诗,薛柘拔了头筹,杜轩紧追其后。

    捧着有些烫的茶碗,白璎珞轻抿了一口,抬眼看向杜轩,不成想,却与杜轩的目光在空中对撞。

    两人有些猝不及防的怔忡,微微一愣,各自有些紧张的收回了目光。

    白璎珞再抬眼,便见杜轩虽故作泰然的喝着茶,可耳后却有一块显而易见的红晕。

    心中一顿,白璎珞的唇边绽开了一抹笑容,整个人瞬时迸发出了一分让人不敢直视的明媚灿烂。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