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仙侠版水浒 > 第三百六十三章 无奈的朱皇后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三百六十三章 无奈的朱皇后

小说:仙侠版水浒作者:任鸟飞字数:5152更新时间 : 2024-06-17 19:13:21
    …

    “皇后,你当做好侍候大元皇帝的准备,若我猜测不错,大元皇帝很快便会召你去侍寝。”

    郑太后此言一出,朱琏的脸色立马就变得煞白!

    虽说亡国与皇后关系不大,但作为赵桓的妻子、赵宋王朝的皇后,朱琏肯定也要跟着一块承受赵宋灭亡这个后果的。

    朱琏不是孤例。

    远的不说,只说赵宋王朝灭南唐后,赵光义对小周后的美色垂涎三尺,动不动就把小周后留在宫中过夜,李煜明知道怎么回事,也是敢怒不敢言!同时,小周后为了保全丈夫李煜的性命,也只能忍辱负重!最变态的是,赵光义不但强行临幸小周后,还要宫廷画家将场面画下来做纪念,就是名画《熙陵幸小周后图》。

    这就是前车之鉴。

    总不能说,你赵宋王朝的皇帝可以对前朝的皇后下手,就不允许大元帝国的皇帝对前朝的皇后下手吧?

    而且,众所周知,江鸿飞很好这口。

    现在,谁不知道,辽国灭亡了之后,大辽王朝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全都让江鸿飞给收了,大辽王朝的皇后萧夺里懒更是孩子都给江鸿飞生了。

    别说已经亡国的大辽王朝的皇后了,西夏还未亡国,其国皇后耶律南仙都让江鸿飞给勒索来收了,为江鸿飞生下了孩子。

    由此可见,江鸿飞是得有多喜欢太后、皇后之类的女人。

    关键,朱琏现在才二十三岁,正是一个女人最好、最有魅力的年纪。

    关键的关键,朱琏还特别漂亮。

    试问,这样的朱琏,怎么可能逃得过江鸿飞的毒手?

    朱琏咬着下唇沉默了好久,然后深吸了一口气,接着很绝决地说:“若受辱,吾当以死殉国!”

    朱琏可不像之前那些说殉国的女人那样,只是说说而已,她是准备动真格的,至少她真是这么想的。

    事实上,朱琏也真能干出来这样的事。

    历史上,北宋被金朝灭亡后,赵佶和赵桓做了俘虏,被俘后,金国将赵佶、赵桓以及他们后宫的三千多人以及大量的赵宋王朝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迁到了东北五国城,只当了两年皇后的朱琏也在其中。在去五国城的路上,从太后、皇后到妃子、宫女,几乎所有赵宋王朝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都受到了金兵的百般侮辱,就连朱琏也被迫给士兵们表演舞蹈!到了五国城后,金国又要举行献俘仪式,即所谓的牵羊礼,让赵佶、赵桓、郑太后、朱琏等裸着上身,披着羊皮,脖子上栓着绳子,让人牵着从金国的太庙走过,羞辱性极强!献俘结束后,完颜吴乞买又要招朱琏到金国皇宫,说是要“赐浴”。朱皇后不堪其辱,跳水自尽!

    这样的朱琏,如果真被逼急了,是能以身殉国的。

    见朱琏果然有殉国的想法,郑太后道:“糊涂!”

    朱琏不解:“太后为何如此说?”

    郑太后恨铁不成钢道:“死易活难也。皇后即便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我大宋忍辱负重啊,皇后莫不是忘了,太子才六岁而已。”

    赵桓登基不久,就在耿南仲的劝说下,将他年仅六岁的儿子赵谌立为太子。

    赵桓这么做原因有二:

    一是,让他自己坐稳皇帝的宝座,省得他那些兄弟惦记他的皇位。

    二是,防止赵佶复辟。

    ——要知道,按照赵宋王朝的礼法,只要有太子,只要太子没有被废掉,在皇帝当不下去了之后,就必须由太子继承皇位。赵桓能当上这个皇帝,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条礼法。也就是说,只要赵桓立了太子,别人就没办法惦记他的皇位了。

    就这样,在赵桓的私心下,赵谌小小年纪,就成了赵宋王朝最合法的继承人。

    如今,赵桓把皇帝干到了亡国这种程度,就算赵宋王朝侥幸不亡,赵桓这个皇帝也肯定干不下去了。

    如果真是那样,那么最好、最合礼法、也是对朱琏最有利的,肯定就是让赵桓和朱琏的独子赵谌继位。

    见郑太后提到赵谌,朱琏心中一动!

    朱琏心想:“莫非,太后支持谌儿继位?”

    朱琏觉得有这种可能。

    郑太后没有儿子,赵桓是郑太后一手带大的,算是郑太后的养子,虽说赵桓之前做了很多错事,不孝至极,但母子俩毕竟这么多年的感情,而且郑太后一直很喜欢赵谌。

    见朱琏明白她的“良苦用心”,郑太后说:“国家遭难,赵氏蒙羞,你我不能再只顾自己的名节,当为太子、柔嘉、赵氏斡旋,不然谁能替你我护佑太子、柔嘉长大成人?谁又能助我大宋复国?”

    朱琏觉得郑太后说得很有道理,可要是按照郑太后所说的,她就得去陪江鸿飞,任江鸿飞玩弄。

    朱琏可不是一個水性杨花的女人,相反,她非常忠贞,这样的她,肯定不愿意去做这种事。

    所以朱琏不免有些挣扎!

    见此,郑太后继续劝道:“今日此地只有你我婆媳二人,为了大宋,我也不怕丢人现眼了。”

    郑太后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了很大地决心,然后说:“若……大元皇帝不嫌我大他几岁,为了大宋,为了庇护太子及我赵氏,我必委身于他。”

    朱琏听言,有些傻眼,她万万没想到,都四十一的郑太后,还有这样的心思!!!

    看出来了朱琏的震惊,郑太后平静地说:“若论贞烈,我必不输你,可我死容易,谁去庇护太子、赵氏,谁去助我大宋复国?指望被大元皇帝关起来的赵氏男人?还是指望那些投降大元的臣子?”

    朱琏沉默了。

    要是赵佶、赵桓和赵宋王朝的大臣真靠得住,赵宋王朝也不会落到这般田地了,她们这些赵宋王朝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也不会全都被江鸿飞收入后宫了。

    所以,这些人根本就靠不住,指望他们复国,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给了朱琏一点消化的时间,郑太后继续说:“亏得大元皇帝好女色,喜欢我等皇室之女、宗室之女,不然大宋必无希望,如今,只要我等取得大元皇帝的宠爱,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元皇帝,更能护卫太子及赵氏,他日若康王起兵杀来,我大宋未必没有复国的希望,现在小不忍则乱大谋。”

    虽然朱琏觉得郑太后说得很有道理,可朱琏还是有些接受不了郑太后的主张。

    朱琏甚至想起了北齐的胡太后、穆皇后。

    胡太后是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皇后,北齐后主高纬的母亲,穆皇后是北齐后主高纬的正宫皇后。这婆媳俩都活到了北齐灭亡。在北齐被北周灭亡之后,为了生计,这婆媳俩竟然去做了娼妓。

    朱琏觉得,如果按照郑太后所说的,她们婆媳只怕就跟胡太后和穆皇后差不多了,必定会被记入史册,遗臭万年。

    可是,话又说回来,如果郑太后的计划成功了,那她们婆媳可就是再造大宋的最大功臣了,也许会被大书特书,名扬史册。

    朱琏有些拿不定主意!

    郑太后继续劝道:“我之所以找你说此事,是因为此事只有伱我能尽心尽力,毕竟,谌儿乃我孙、你子,除了你我,谁肯出力?你莫要看这些女人现在对你我言听计从,我敢保证,待大元皇帝来了,她们必皆去争宠,没人会为了大宋做甚么,她们即便去争,也只会为她们各自的子孙、她们各自的家族,能为大宋出力的,唯有你我婆媳二人。”

    说到这里,郑太后又有些无奈:“只可惜,我年岁已高,大元皇帝未必看得上我,便是看上了,多半也就是图鲜而已,三五日便不得宠了,而你不同,你乃大宋皇后,又年轻漂亮,只要你肯委曲求全,定能庇护太子,教我大宋还有一线复国之机也。”

    听了郑太后的“肺腑之言”,朱琏有些不知该如何是好?

    朱琏想起了让她又爱又失望透顶的赵桓。

    当初还是太子的赵桓,在朱琏眼里是最好的男人,而她是世间最幸福的女人。

    那时的赵桓,声技音乐一无所好,又温良恭俭让,关键专情,从不对别的女人动心思,甚至,在面对东宫中的女人的勾引时,赵桓都能做到坐怀不乱。

    后来,还是朱琏见赵桓的弟弟赵楷有六女、五子,赵枢有二女、二子,赵杞有二女、一子,赵栩有七女、四子,赵棫有一女、一子,赵构有五女,赵模有二女,赵植有二女、二子,而赵桓只有一子一女,加上子嗣不昌盛也影响赵桓这个太子的地位稳固,朱琏才将自己的亲妹妹朱慎德妃召进东宫,成了赵桓的侧室。

    可是,虽然朱慎德妃温柔又漂亮,但赵桓还是只跟朱琏相敬如宾。

    一位太子,一位未来的帝王,能对一个女人忠贞到了这种程度,朱琏怎么可能不感动,怎么可能不爱?

    所以,一直以来,赵桓和朱琏一直都是夫唱妇随,在赵桓登基称帝以后,朱琏也一直努力帮赵桓做一个好皇帝。

    不想,赵桓登基以后,昏招连出,不仅落下了一个不孝不仁不义的名声,还将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给丢了,让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全都变成了阶下囚。

    赵桓的所作所为,让太多太多太多的人对他失望透顶。

    朱琏也不例外。

    而且,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朱琏曾想先带太子赵谌和柔嘉帝姬去陕西,为赵桓打前站。

    可赵桓一会同意一会不同意,反反复复,犹豫不决,还有一次,朱琏母子三人都已经出城了,赵桓又派人将他们给追了回来,最终让他们错过了逃离汴梁城的最佳时机,全都被捉了。

    现在,朱琏更是得面对去陪江鸿飞的选择。

    朱琏觉得,这全都怨赵桓,她最后就算是做了对不起赵桓的事,也是赵桓自找的……

    ……

    这几天,江鸿飞很忙。

    赵宋王朝原来的官吏得处理。

    赵宋王朝的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得处理。

    投靠大元帝国的赵宋王朝的官员、军队得妥善安置。

    汴梁城中的民众得妥善处理。

    京畿地区的官员得赶紧任命。

    特开一科恩科,科举选拔人才,也给那些文人找点事做,让他们稳定下来。

    由于被包围了一个多月,汴梁城中居民的生活物资严重短缺,需要立即解决,甚至是马上赈灾。

    打击不法之徒。

    派人继续搜寻躲起来的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

    关注免债、分田、分粮的进展。

    关注以工代赈。

    关注农耕。

    关注赵构、宗泽他们的大元帅府。

    还有,选将调兵,排兵布阵,消灭已经进入河北、河东的种师中、姚古部宋军,击溃驻守在兴仁府的宋军,彻底攻打下京畿地区,使京畿地区与河北和山东连在一起。

    还有谋划西京、陕西,准备动手夺取这两片地区。

    关注西夏的动向,关注金国的动向,关注王庆的动向,关注江南宋军的动向,关注方腊的动向……

    总之,江鸿飞入主汴梁城后,好像所有急事都一股脑地砸了过来。

    幸亏江鸿飞不是一个人。

    ——江鸿飞此次南下,对东京汴梁城势在必得,因此带来了大量的官员。

    而且,还有大量赵宋王朝的官员投降了大元帝国。

    现如今,吞下了大辽帝国和赵宋王朝大量人才,自己又培养提拔了大量人才的江鸿飞,手下已经是人才济济。

    不夸张地说,江鸿飞现在就是将整个赵宋王朝都吞下,都能轻松治理。

    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时间。

    关键,江鸿飞手下的人才就是再多,有些事也得江鸿飞亲自处理。

    比如安抚被公审吓坏的原赵宋王朝的大臣,省得他们跑去帮赵构复国。

    没办法,公审的威力实在太大了,有大量原赵宋王朝的大臣及他们的亲眷遭到了波及,甚至几乎所有原赵宋王朝的大臣全都变成了无产阶级。

    在这样的情况下,难保有些原赵宋王朝的大臣会记恨江鸿飞,记恨大元帝国。

    所以,江鸿飞有必要亲自安抚一下这些原赵宋王朝的大臣,听一听他们的想法,让他们陈述时政,给自己建议,总之,就是让他们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好好跟自己干,他们失去的,还会再回来的。

    当然,这些原赵宋王朝的大臣如果真冥顽不灵,江鸿飞也无所谓,反正江鸿飞现在也不缺人才,将来更不会缺人才。

    简而言之。

    入主汴梁城了之后,江鸿飞一连忙了十几天,吃住都在办公的地方,根本没时间去后宫看看自己刚收得这五千多个女人。

    ——就是有需求了,江鸿飞也只是在身边随便抓个女人解决一下。

    直到江鸿飞将该自己处理的事情全都处理完,将剩下的事全都交代下去了,江鸿飞才准备回后宫休息两天……

    ……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