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 第421章 说完了就滚吧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421章 说完了就滚吧

小说: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作者:那个李伟字数:6094更新时间 : 2024-06-07 18:59:34
    朱棣不是不明白李伟对大明王朝的威胁,但他实在不愿意放弃这个大才,不说别的,光是投靠火器这一项就让他将李伟视若珍宝,舍不得斩杀。

    张玉和朱能等心腹将领得令之后便领兵压了上去,朱棣这些兵马除了得自李伟的那些火器军队,还有长年驻守塞外的骑兵也是非常厉害的,随着他们的加入,李伟和吕唐等人立刻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非但不能再往前推进,反而被迫后退了起来。

    “公爷,情况不妙,咱们还是先撤回城上再作打算吧!”

    吕唐在乱军之中退回到李伟身边,高声喊道。

    现在他们三面被围,仅有往回退这一条路可走。

    李伟脸色难看,暗骂朱棣来得太不是时候!稍作犹豫,也只得下令道:“撤!”

    吕唐得令,立刻开始率领军队往回撤退,李伟身边的护卫也跟着将他的命令传达给其他将领,数万兵马依次撤退回了神策门内。

    城上留守的江龙和吕洪见他们开始回撤,也赶紧开炮掩护,朱棣和郭英的兵马被炮火截断,部分追得近的人落了单也很快被吕唐等人击退,李伟等人总算顺利的撤回了城内。

    不过战事却并未随着他们的撤回就平息下来,朱棣在稍作调整后,便调集了火炮,开始攻城。

    他手中有着数万火器军队,可不像卫所兵那样不敢攻城,在朱棣发起攻城的同时,郭英和毛骧也配合着从城墙上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轰隆轰隆的炮声响起,这下轮到李伟被火炮攻城。

    李伟看着三面夹击的亲军和朱棣带来的这些大军,面沉如水。

    “公爷,他们攻势太猛,咱们现在怎么办?”陈肃回到李伟身边急声说道。

    经过一次突围失败,他们也损失了不少兵马,现在面对朱棣配合着郭英毛骧的三面夹击,顿时无比吃力。

    李伟深吸了口气,回头望了一眼空空如也的城内,感到一股无力。

    难道他真的只能顺着朱元璋的安排,被堵在这京城内吗?

    一起退回来的吕唐和谢飞虎等人都注视着他,等他作出决定。

    李伟看着被炮弹轰击的砖石飞溅的城垛,知道这么下去肯定是守不住的,犹豫了片刻,只能无奈的再次下令撤退。

    吕唐等人得令后开始组织大军都依次撤回城内,李伟也在护卫的保护下退下了城墙。

    或许是朱元璋有意为之,又或者郭英二人怕他困兽犹斗,为了避免伤亡没有跟着追击,只是夺回了城门便止住了攻势。

    李伟带着众人退了十余里,直到回到军器局才再次整顿军队,安置下来。

    之前他们到军器局时,陈肃就带人修了一些防御工事,只是时间较短没有修缮完整,再次回到军器局后,李伟立刻命他继续修整,并且还把挖战壕和布置铁丝网这些后世常用的防御手段告诉他,让他尽快布置上。

    经过一天的战斗,此时已经是傍晚,太阳西斜,将天空的云彩染成一片赤红。

    天上夕阳如血,地上的战场更是血流成河,骸骨遍地,神策门处如此,皇城西安门外也是如此。

    蓝玉陆仲亨等人破釜沉舟,对皇城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击,经过连番伤亡,他们的兵力也已经锐减到了不足十五万的地步。

    三方势力,属他们的伤亡最大,全都是没有火器的原因。

    随着夜幕降临,蓝玉这里也鸣金收兵,巍峨的皇城如同山岳,除了上面沾染的血迹和遍地的尸骸,城墙仍然稳固如旧。

    皇宫中,一个侍卫快步走进了朱元璋所在的武英殿里,拱手禀报道:“陛下,武定侯派人传来消息,京城所有城门都已夺回,叛军都被困在城中,明日便可尽起大军将之一网打尽!”

    “知道了,让他们依计行事便可。”

    朱元璋头也不抬,边看着手上的奏书淡淡的道,脸上看不出喜怒,仿佛一切尽在掌握,没什么值得惊喜的。

    “是!”

    侍卫不疑有他,拱手称是,随即便退下了。

    大殿上重新安静下来,朱元璋又处理了片刻政务,却总有些心神不宁,最终丢下奏书站起身来,走出了大殿。

    伺候在旁的徐寿也跟着他走出来,来到殿前的御台上。

    夜幕降临,响彻了一整天的枪炮声总算停歇了下来,老百姓们早早的关好家门,整座京师陷入黑暗的寂静中,唯有皇城里和外城墙上几个位置有夜间巡逻戒备的灯火。

    朱元璋望着皇宫里宏伟又空旷的各個殿宇,整个人显得有些孤寂落寞。

    他励精图进,费尽千辛万苦打下来的这大明江山,如今却无人分享,马皇后、朱标,还有他那长孙朱雄英,全都相继离世,如今这诺大的皇宫里,虽然还有许多妃嫔皇子,但他却仍旧感觉自己仿佛孤家寡人一般。

    夜风习习,伺候在侧的徐寿见他站了许久,连忙让人取了件衣袍来。

    “陛下,夜里凉了,奴婢给您披上吧。”

    徐寿走上前去,恭声说道。

    朱元璋看了一眼,也没拒绝,微微抬了抬手,徐寿会意,连忙上前把衣袍给他披在身上。

    “其实当初咱是真的想跟那些老兄弟共享这大好江山的。”朱元璋突然幽幽的叹道。

    徐寿微愣,随即赶紧低头道:“陛下圣德天下皆知,都是这些悖逆乱臣辜负了陛下。”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轻轻摇了摇头,随即便不再多说。

    他知道徐寿这话不一定是真心的,但他说的却是真心话。

    没有哪个帝王一上来就想当暴君的,谁不想留下一段君圣臣贤的千万佳话让后人称颂呢。

    可惜的是,在立国后他很快就发现自己想得太天真了,这些一起拼杀过来的老兄弟们,在建国后位列公侯,仍旧不满足,屡坏国法,欺压百姓。

    大明朝虽然建立了,但事实上各地的起义却并未平息下来,贪官污吏、不法勋贵,都会逼着老百姓重新举起义军的大旗,来反抗他这个新皇帝。

    所以他于公于私他都不得不下手清理这些贪官和勋贵,只有把这些人都清理干净了,天下才能太平,大明才能安定!

    朱元璋眼神恍惚,无数过往的老面孔从脑海中划过,最后浮现出一个小白脸。

    “还有这个臭小子,屁事不懂!”想起李伟,朱元璋忍不住骂道。

    李伟这个人的出现给他和大明带来的好处不可谓不大,除了帮他制造出了各种奇物火器之外,所创立的商会和银行也让各地的复苏加快了许多,种种功劳他看在眼里,心中也很欣喜。

    但是,自从得知征倭时李伟手下的人开始用手段争功,他便不得不警惕了起来。

    随着李伟的地位越来越高,追随的人也越来越多,即便这小子自己没有野心,也挡不住手下的争功夺利,将来这些人肯定会有人推着他不断向上再向上,因为只有他的地位更高了,下面的人才能跟着往上升,这么下去,总有一天会有人推着他觊觎大位。

    为了以防万一,朱元璋才动手削弱了些李伟的势力。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小子却不知从何时起,暗中培植了自己的势力,尤其是夜行卫这个类似锦衣卫的情报组织的出现,更是让他无法容忍。

    说实话他现在回想起来,都有些想不通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样,高官厚禄,位极人臣,能给的他都给了,他觉得自己并未亏待这个臭小子,然而这个臭小子却总是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跟他置气,甚至培植势力一心想着逃离,现在更是带兵反叛,真是岂有此理!

    或许是舍不得这个大才,又或者思及过往,生出了恻隐之心,他迟疑了许久还是向身边的徐寿狠声吩咐道:“你带人去传旨,告诉那臭小子,让他明天自己主动进宫来请罪,否则咱就扒了他的皮!”

    徐寿微愣,随即明白这是朱元璋想再给李伟一个机会,于是连忙应道:“是,奴婢这就去。”

    朱元璋轻轻颔首,徐寿行了一礼,安排一个小太监接替自己伺候着,便匆匆离去。

    朱元璋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眼神中却有着深深的忧虑。

    现在李伟和蓝玉等人都被困在了城中,歼灭他们只是时间的问题,随着朝廷不断增兵,这些乱臣贼子一个也跑不了,都会被他全部拿下。

    但即便将这些威胁尽数除尽了,他依然有难以解决的忧虑,那就是他该把皇位该传给谁。

    老二朱樉不但行事狂悖,而且还和李善长蓝玉等人勾结,明显是个混蛋玩意,皇位肯定不能传给他。

    但若是越过他传给老三,则会坏了规矩,其他藩王肯定也会对大位生出觊觎之心,就像老四朱棣。

    按照李伟当时在牢里跟他说的,老二老三都不长命,老四能夺位成功并且延续大明基业,倒也算是有些本事,但可惜,至少现在他不可能传位给他,否则他一走,这些儿子立刻就得打作一团,搞得天下大乱。

    同样的道理,传给其他皇子也不行。

    如此一来,他便只有一个选择了,那就是超过皇子,直接立皇孙为储。

    只是从前的皇长孙朱雄英也已经薨逝了,剩下的年龄最大的朱允炆现在也才十三四岁,尚未成年,这让他如何能放心把江山交给他。

    “要是标儿还在就好了。”

    朱元璋暗自叹息,要不是朱标突然暴毙,他哪会有这么多烦恼。

    “陛下,天色已晚,还是早点回宫休息吧。”

    他身边的小太监小心的出声道。

    朱元璋回过神来,轻轻点了点头,便转身向寝宫里走去。

    夜色下,军器局周边无数将士还在忙碌着布防,有的在挖战壕,有的在布置铁丝网,将军器局围了一圈又一圈。

    徐寿带着侍卫来到这里时,只见军器局门外正有两人被士兵拦在门外,其中一个是个老和尚,另外一人则是普通儒士打扮。

    徐寿来到他们身前,有些疑惑的问道:“你们是何人?”

    那个儒士打扮的人见到他和他身后的侍卫,脸色不禁微变,强压下内心的惊慌轻声笑道:“在下不过是个普通儒生罢了,公公不必在意。”

    徐寿将信将疑的看了看他一眼,又转头望向那个老和尚。

    老和尚也是笑了笑,学着那儒士一样回答道:“不过是个老僧罢了,公公不必在意。”

    儒士诧异的看了他一眼,随即忍不住轻哼了一声。

    儒士正是朱樉的王府长史魏明杰,而老和尚,则是朱棣派来召降李伟的姚广孝。

    李善长和张凤仪等人见蓝玉他们久攻不下,现在李伟也被赶下了城墙,最张还是按耐不住私下派魏明来前来找李伟谈合作。

    而朱棣,则是舍不得这个大才,想趁着现在局势未定,赶紧把他收入麾下。

    徐寿打量了他们两眼,便不再理会,他来是给李伟宣旨的,至于其他人都不重要。

    徐寿上前两步来到守门的士兵面前,轻声说明了来意,守门的士兵也不敢怠慢,匆匆进去禀报。

    军器局里,李伟和吕唐陈肃等人齐聚一堂,皆是面带愁容。

    战事进行到现在,他们已经陷入了绝境,军器局即便布置了那些李伟新发明出来的各种工事,也挡不了多久,迟早会被朝廷大军攻破,到时他们就再也无路可退了。

    “那些防御工事明天能弄好吗?”李伟向陈肃轻声问道。

    “差不多,将士们连夜赶工,明日应该就能用了。”陈肃回道。

    李伟轻轻点了点头,又向众人说明了一下战壕和铁丝网的用处,好让他们明日作战的时候知道怎么运用,生死攸关,众人都仔细听着,不敢有丝毫大意。

    正在这时,一个士兵进来拱手打断的了李伟的讲解,禀报道:

    “公爷,外边有一个儒士求见,说是要与公爷联手破局。”

    李伟听罢眼神微眯,现在这个时候来找他联手,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蓝玉李善长那些人。

    众将也猜到了这点,当下都将目光看向李伟,李伟虽然很不想跟李善长那些人合作,但现在却不得不慎重的考虑这个选择。

    不过正在他迟疑不决的时候,就见又一个士兵走了进来,禀报道:

    “公爷,外边又来了个和尚,也要见您。”

    李伟顿时愣了下:“和尚?”

    “是的,不过他没表明身份,属下也不知他是何人。”

    士兵继续道。

    李伟顿时有些诧异,一时想不出这和尚是哪里来的。

    吕唐和陈肃等人也同样疑惑不解。

    不过他们的疑惑还没解开,却又有一个士兵匆匆进来禀报道:

    “公爷,外面来了个太监,说是来传旨给您的。”

    李伟微微蹙眉,忍不住自嘲道:“呵,我都落得这般境地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来找。”

    “公爷要见吗?”来禀报的士兵问道。

    李伟迟疑了下,随即冷笑道:“既然来了,就让他们都进来吧!”

    “是!”

    三个士兵应了一声,一起转身离去。

    过了片刻,两个士兵带着徐寿、姚广孝和魏明杰一起来到李伟面前。

    李伟开门见山,直接问道:“诸位找我什么事,直说吧。”

    姚广孝双目微闭,不为所动,魏明杰眼光闪烁,同样闭口不言。

    徐寿看了看两人,隐隐有所猜测。

    不过他也没在意,率先出声向李伟道:“李驸马,陛下有旨。”

    “嗯,说吧。”

    李伟淡淡的道,丝毫没有要跪下接旨的意思,他手下的众人也一样安坐不动,齐齐望着徐寿。

    徐寿表情有些尴尬,但也只能忽略这些,直接说道:

    “陛下有旨,命您明日自行进宫请罪,否则就……就严惩不贷。”

    虽然他已经表达的比较委婉了,但李伟听完后脸色仍是立刻沉了下来,冷冷的道:“说完了?”

    “完……完了。”徐寿有些忐忑的回道。

    现在李伟是明确的反贼,他这也算是深入敌营了,若是一个不好,说不定会被砍了呢。

    好在李伟并没有要杀他泄愤的意思,只是淡淡道:“说完了就滚吧。”

    到了现在这种地步,他是不可能去投降认罪的。

    徐寿闻言,挤出一丝笑容,微微躬身:“那老奴就告退了。”

    李伟轻轻点头,随后徐寿便转身离去。

    等他走了之后,李伟又将目光落在姚广孝和魏明杰的身上:“你们呢?有事就赶紧说,我没时间跟你们耗着。”

    魏明杰再次看向姚广孝,等着他先开口。

    这次姚广孝没再装睡,直接说道:“贫僧是替燕王殿下来劝李大人的,若是您肯主动归降,王爷定会厚待!”

    他跟李伟是见过的,自然也没什么好瞒的。

    李伟看着他问道:“怎么厚待?”

    “终生幽禁,但可保性命无忧。”姚广孝诚恳道。

    其实来之前朱棣嘱咐他的话里根本没提幽禁的事,不过他并不想朱棣收服李伟这个祸害,因此直接把朱棣攻城之前说的打算透露给了李伟。

    李伟听完,脸色立刻难看了起来,从前他对朱棣的观感还算不错,但现在却是直线下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