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说网 > 抗清 > 第60章 不孝子、退婚
加入书架推荐本书

第60章 不孝子、退婚

小说:抗清作者:傲骨铁心字数:2640更新时间 : 2023-11-05 20:55:33
    夺了王永康大气运后,王五没有着急出城,而是带一众随员找了家酒楼吃饭。

    因一行人有二十几名,为防引人注目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特意分成三拨进的酒楼。

    王五同浮尘子、狗剩等人是第二拨进的酒楼。

    一身道士装束并未剃发的浮尘子并没有引起酒楼中食客的特别注意,看到的大多一扫而过,仅个别人多看了一眼。

    目光也很平常,并无惊讶。

    清廷剃发令为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释道不从,娼从优伶不从。

    就是僧人道士、男女戏子可以仍按前明穿戴打扮,其余人都要剃发易服。

    不少明朝遗民便“钻”这个法令的漏洞,不是假意出家为僧,就是装扮为道士。

    当初张煌言身陷敌后就是靠假扮道士方才虎口脱险。

    而和尚、道士身份也是这些年各方明军互相联络的专用使者形象。

    随着明朝的彻底覆灭,清廷已经着手收紧和尚、道士度牒,对释、道领域开始清查。

    大概是如来、三清也要接受爱新觉罗管理吧。

    酒楼离有名的江南园林狮子园不远,地段属于苏州城的黄金地段,因而市面很是繁华,若不是过往男子都是脑袋光秃秃、脑后吊着根小辫,给人的感觉同明朝时期几乎没什么两样。

    看的随王五一起来的狗剩、曹迪威等人跟刘姥姥进大观园差不多,当真是既新奇又好奇,同时又好生羡慕。

    纵是王五自个,也是头一回见到这個时代象样的“大都市”。

    苏州之繁华远甚武昌、荆州。

    原因是苏州没有被战火波及过,故而城中基本保留了明朝时期的建筑及市井全貌。

    要说苏州被清军占领后有名事件,恐怕就是金圣叹等人被腰斩的“哭庙案”了。

    “哭庙”是苏州一带流传已久的习俗。

    由于江南文风鼎盛,所以读书人也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监察力量,每当官府有不法之事行不当之举时,士子们就会聚集文庙作《卷堂文》,向祖师爷孔圣人哭诉,再召集民众向上级官府申告。

    在明朝,读书人的“哭庙”是官府非常重视的大事,因而申告通常都会被接受,凡被哭庙申告的官员也会立即被朝廷下旨革除并由有司审讯。

    但在清朝,社会力量对官府的监察是不被允许的,也是清廷眼中的大逆不道之举,所以金圣叹等人因为抗粮而号召的“哭庙”就撞了南墙,结果参与哭庙的士子皆被打死,领头的金圣叹等人更是被腰斩。

    此案,连同“奏销”、“通海”两案,直接打断了江南读书人的脊梁骨。

    余下之人,皆顺奴。

    野蛮与文明的最大区别便在于一个不许说话,一个可以说话。

    落座之后,王五招呼伙计随便上了些家常菜。

    他对吃不怎么讲究,出门在外能填个肚饱就行。

    楼内生意显然不错,除了王五他们分开而坐的三桌外,另有七八桌食客,楼上也有包间,生意好的跑堂传菜的伙计都得小跑。

    有食客喝了点酒,便在那指点江山,畅谈国事。

    情景同王五前世一模一样。

    王五一边吃饭一边竖耳倾听,待吃完结账出了酒楼后忽对身边的浮尘子道:“道长可有什么感想?”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浮尘子轻叹一声摇了摇头,刚才在楼内他也有留意周边食客言谈,发现有人对海上仍在坚持抗清的明军直呼为海贼,且一说“海贼”个个嫉恶如仇的样子。

    而“西山贼”这三个字更是不绝于耳。

    说的人咬牙切齿,听的人也是连连称是,感同身受。

    没有半点亡国奴的样子。

    这才距离苏州沦陷几年,距离明军三入长江几年,距离当年的江南大屠几年

    未想人心如此善忘。

    浮尘子心中甚痛。

    王五点了点头没说话,之所以找家热闹的酒楼用餐,便是想听听江南的“舆论”,了解一下民意、民心。

    结果,这苏州的百姓比武昌那边还要让人失望。

    失望之余,也能理解百姓心态变化。

    归根结底,除了想太平安生过日子外,也是叫清兵的屠刀杀怕了。

    如今不仅是天命在清,更是大势在清。

    没有人心支持,抗清谈何容易。

    想要改变这个局面,凭王五自身根本做不到。

    他最多影响荆州那几十万人。

    只能等待那个“势”的降临。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出城后直奔昆山钱孙爱家。

    昆山是个好地方,离苏州不远,中午骑马出发晚上就能到。

    与柳如是约定碰头的地点就在钱家。

    只到钱家后,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钱孙爱这个“继子”竟然不准继母柳如是入他家门,还将继母先前托他照顾的妹妹钱孙爱也给赶了出来。

    原因是继母竟在他父亲“七七”未满之前弃家出走,实是大违礼法。

    还同一帮不知底细的人来往,这让钱孙爱明知继母在他走后就被族人日夜逼迫,也无法接受继母离家,因而拒绝继母于他家暂住。

    “这位钱公子可是个好儿子,当年老宗伯在狱中作了首诗,诗中有恸哭临江无孝子,徙行赴难有贤妻一语”

    对钱家有些了解的罗子木一边走一边将事情简单跟王五说了下。

    归结起来就是钱谦益的好儿子对他老子十分不孝,结果气得他老子在狱中写诗说自家没有孝子。

    自知没脸的钱孙爱便将诗中的“孝子”改成“壮子”,不过掩耳盗铃罢了。

    要不是钱谦益就这一个儿子,怕是都不会替这忤逆子买房买地。

    当初柳如是也是没办法才将女儿托付给这个哥哥。

    “河东君母女现在何处?”

    钱孙爱是否孝子王五不关心,他关心的是柳如是母女现在什么情况。

    罗子木说他将人安置在昆山城中一处旅馆,留两人保护照看,自个则同另外两人在钱家外面等侯。

    “辛苦罗参军了。”

    王五示意先去旅馆再说,未想罗子木又说了件糟心事。

    河东君离家一事已经传开,其亲家无锡赵家不仅拒绝派人到昆山将未过门的儿媳接去照顾,还要柳如是将赵家当初给的聘礼退回。

    也就是无锡赵家因柳如是离家,竟不愿再与钱家做这门亲。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4xiaoshuo.info。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4xiaoshuo.info